时间: 2025-04-27 13: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45
玉胡蝶
作者:晁端礼 〔宋代〕
淡淡春阳天气,夜来一霎,微雨初晴。
向暖犹寒,时候又是清明。
乱沾衣桃花雨闹,微弄袖杨柳风轻。
晓莺声。唤回幽梦,犹困春酲。
牵萦。伤春怀抱,东郊烟暖,南浦波平。
况有良朋,载酒同放彩舟行。
劝人归啼禽有意,催棹去烟水无情。
黯销凝。暮云回首,何处高城。
春天的阳光淡淡洒在大地上,昨夜一阵细雨刚刚停歇。
虽然天气渐暖,但依然有些寒意,正值清明时节。
桃花随风雨纷纷飘落,柳枝轻轻拂动着衣袖。
清晨,黄莺啼鸣,唤醒了沉睡的梦境,仍然让我感到春酲的困扰。
思绪牵绊,伤感的春日情怀,东郊的烟雾渐暖,南边的水波平静。
更何况有良朋共聚,酒载着我们一同放舟游玩。
劝我归去,啼鸣的鸟儿似乎在传达情意;催促我划船离去,烟水却显得无情。
黯然神伤,暮云回首,何方是那高耸的城池。
作者介绍:
晁端礼(约1040-约1110),字仲明,号惟白,宋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春景、游玩和友情,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玉胡蝶》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以春天的气息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作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闲适生活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玉胡蝶》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中以“淡淡春阳”开篇,营造出一种温暖柔和的氛围,紧接着“微雨初晴”则暗示了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生机。而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桃花雨和杨柳风,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动。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丽,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春情。
在情感的表达上,开头的自然景象逐渐转向内心的思绪。“晓莺声”唤醒了沉睡的梦,显示出春天的诱惑与人的懒散之间的矛盾。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春天带来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对友人和美好时光的留恋。结尾处的“黯销凝”,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在问:在这美好的春日中,曾经的高城在哪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幅春日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逐句解析:
淡淡春阳天气,夜来一霎,微雨初晴。
描绘了春天温暖的阳光和细雨过后的宁静景象。
向暖犹寒,时候又是清明。
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寒意仍在,正是清明时节。
乱沾衣桃花雨闹,微弄袖杨柳风轻。
桃花雨纷纷落下,衣服被湿润,而杨柳的风轻轻拂动,形成了和谐的春日图景。
晓莺声。唤回幽梦,犹困春酲。
清晨黄莺的鸣叫声唤醒了梦境,但仍然感到春天的迷醉与困惑。
牵萦。伤春怀抱,东郊烟暖,南浦波平。
心中牵挂着春天的情感,东郊的烟雾温暖,南面的水波平静,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况有良朋,载酒同放彩舟行。
与好友共饮美酒,乘坐彩舟游玩,体现了春日的欢愉与友谊的珍贵。
劝人归啼禽有意,催棹去烟水无情。
鸟儿的啼叫似乎在劝人回家,而水面上的烟雾却显得无情,形成对比。
黯销凝。暮云回首,何处高城。
在黄昏时分,诗人回首,感叹那高耸的城池似乎已不再,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与惆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诗中描写的主要季节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玉胡蝶》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