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5:20
雨中花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流水知音,轻裘共敝,相逢才换星霜。
多少风亭棋酒,画阁丝簧。
纤指声犹余响,红粉泪已成行。
怅绿波浦上,芳草堤边,又整归航。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
归去也重趋丹禁,密侍清光。
醉帽斜萦御柳,朝衣浓惹天香。
帝城春好,多应不念,水郭渔乡。
流水如同知音,轻便的裘衣已经破旧,我们相逢时才换来这无尽的岁月变迁。多少次在风亭下下棋饮酒,在画阁中听丝竹乐声。纤细的手指间余音犹存,红颜的泪水已经成行。怅惘中站在绿波荡漾的岸边,芳草堤岸旁,又要启程归航。新移植的竹子,手种的庭花,未曾让酒杯在花间飞舞。归去时又重回丹禁,细密地侍奉着清辉。醉帽斜挂在御柳下,朝服浓烈地沾染天香。帝城的春天如此美好,想必你早已不再牵挂那水边渔乡。
作者介绍:晁端礼,字景升,号惭愧,宋代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以清新、细腻见长,常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他的词作在当时广受欢迎,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时,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惆怅和对往昔的追忆。
《雨中花》是一首体现宋代词人独特情感与生活哲学的作品,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开篇“流水知音,轻裘共敝”,以流水比拟知音,轻裘的破旧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风亭棋酒”、“画阁丝簧”展示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然而,这种闲情恍若已成往事,随着纤指间的余音与红粉泪的流淌,时光的无情令人愈发惆怅。
“怅绿波浦上,芳草堤边”,此处以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却因“归航”的无奈而生出更深的惆怅。后面的描写如“新移槛竹、手种庭花”,则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尽管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但仍努力追求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诗的末尾“帝城春好,多应不念,水郭渔乡”,则是对往昔的淡然与释然,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是对青春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追求,思想深邃而情感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流水知音”意指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
诗中提到的“红粉泪”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