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2:53
望极洇湄,香深雾焕。
好春谁见。年年海国,惯共客怀悲惋。
看蛟宫霓裳曳裾,量红料紫东风展。
伴汜人憔悴,相思无地,托根兰畹。
莫盼。韶光换。只顷刻残英,坠茵荒苑。
小山丛桂,招隐漫伤淹晚。
奈天寒绿浸愁漪,江关费泪思乡远。
折筠枝欲赋招魂,试谱湘中怨。
望着那水面,香气弥漫,雾气蒸腾。
美好的春天谁能见到呢?年年在海国,
总是与客人一起怀着悲伤的情怀。
看那蛟宫华丽的衣裳随风摆动,
想象那红紫相间的春风在肆意展现。
和那些疲惫的人相伴,思念无处寄托,
只能寄托在兰花的根畔。
不要再期待。时光已然更换,
只是瞬息之间,残花已然坠落,满地荒芜。
小山上的桂花,隐隐招来无尽的伤感,
奈何天寒水绿,愁绪如涟漪般荡漾,
江边关口,泪水无尽,思乡之情远隔千里。
折一枝竹子想要赋诗招魂,
试着谱写湘中的怨曲。
饶宗颐(1898—1999),字莹甫,号月华,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的诗作常融合传统与个人情感,作品广泛流传。
这首诗作于饶宗颐晚年,正值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许多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
这首《琐窗寒》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然而在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沉重的思乡情绪。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愁苦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开篇的“望极洇湄,香深雾焕”,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而“年年海国,惯共客怀悲惋”则迅速将这种美好打破,诗人的孤独与思念感顿时浮现。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使用“蛟宫霓裳”来象征美丽的春天,却又在“残英”、“荒苑”中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贯穿始终,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内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塑造出一种悠远的思绪,令人动容。诗的结尾“试谱湘中怨”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故乡的深刻怀念,表达了强烈的归属感与对故乡的依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春天与思念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折射出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蛟宫”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景象
B. 失落的情感
C. 远方的归宿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韶光换”指的是?
A. 时光的流逝
B. 风景的变化
C. 人生的转折
答案:
将饶宗颐的《琐窗寒》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饶宗颐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对故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