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17:22
《琐窗寒》(和巽吾闻莺)
嫩绿如新,娇莺似旧,今吾非故。
空山过雨,睍完留春春去。
似尊前曲曲阳关,行人回首江南处。
漫停云低黯,征衫憔悴,酒痕犹污。
欲语。浑未住。
记匹马经行,风林烟树。
家山何在,想见绿窗啼雾。
又何堪满目凄凉,故园梦里能归否。
但数声惊觉行云,重蕧最是一人称好处。
昨日小春留得住。
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
年时今已度。
长是巴山深夜雨。
宣又召,凯还簇簇,要见寿觞举。
扫尽窝蜂闲绣斧。
叠鼓春声欢岁暮。
燕台剑履趣锋车,银信低低传好语。
紫貂裘脱与。
肘印累累映三组。
但重省,西来斗水,忘却爱卿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嫩绿的草木和旧时的黄莺,带给我各种思绪。空山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新,春天似乎已经离去。就像酒馆里唱的阳关曲,过客在回首江南的地方。云低得阴暗,衣衫憔悴,酒渍仍然沾染在身上。想要说话却又无从开口。记得曾骑马经过风吹烟树的地方,家乡在哪里呢?想见那绿窗前的雾气。再看满目凄凉,故乡的梦能否回归?只有几声惊醒了行云,重温往事,那是我最喜欢的时光。昨日的小春天让我留恋,梅花期待着东风,等待着你归来时的香气。时光已经过去,巴山的夜雨还在继续。再次召唤,凯旋的队伍簇拥而来,想要举杯庆祝。清扫那些闲散的蜂窝和刺绣,春天的鼓声在岁末欢腾。燕台的剑履与锋利的车马,低声传递着美好的消息。紫貂的皮衣脱下,留下累累的手印。只需再回想,西来的水流,忘却了我对你的思念。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天,正是思乡之情最为浓烈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春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琐窗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时,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诗的开头以“嫩绿如新,娇莺似旧”引入,鲜活的春色与旧时的黄莺形成对比,既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尤其是“空山过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愈加明显,“家山何在,想见绿窗啼雾”,这句中“绿窗”暗含着故乡的温馨,而“啼雾”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哀伤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了对时间的感慨与对归期的期待,尤其是“梅花信信望东风”,不仅是对春天的期盼,更寄托了对归人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嫩绿如新”意指什么?
A. 新生命的象征
B. 旧日的回忆
C. 孤独的心情
D. 远方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阳关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离别的伤感
C. 思乡
D. 期待
诗中“梅花信信望东风”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春天的到来
B. 归人的到来
C. 旧友的重聚
D. 未来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辰翁的《琐窗寒》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着重于对自然与故乡的结合,后者则是对思乡情怀的直抒胸臆。两者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