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丙午沪滨除夜

《鹧鸪天 丙午沪滨除夜》

时间: 2025-05-07 18:15:00

诗句

莫厌屠苏酒入唇。

雪馀帘户转奇温。

接天镫色流连夜,照海花光著莫春。

吟鬓短,彩符新。

五湖犹是未归人。

明年好办扶犁去,为报苕山一㡧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5:00

原文展示

莫厌屠苏酒入唇。
雪馀帘户转奇温。
接天镫色流连夜,
照海花光著莫春。
吟鬓短,彩符新。
五湖犹是未归人。
明年好办扶犁去,
为报苕山一㡧云。

白话文翻译

不要厌烦屠苏酒的味道。
雪后,窗帘外的温度变得奇妙。
灯光如同流动的河水,照亮了夜晚,
映照着海上花朵的光辉,春天似乎还未到来。
我的吟唱声短促,新的春联还未贴上。
五湖四海仍有许多人未归家。
明年我好好耕作,
以此来回报苕山的云朵。

注释

  • 屠苏酒:一种传统的春节饮品,具有驱寒、吉祥的寓意。
  • 雪馀:雪后的景象,天气转暖的感觉。
  • 接天镫色:灯光似乎延续到天际,形容灯光明亮。
  • 照海花光:灯光照耀着海上的花光影。
  • 吟鬓短:吟唱的时间短,形容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 彩符新:新春贴上的春联。
  • 未归人:指在外游子,心系家乡的人们。

典故解析

  • 屠苏:古时春节饮用的酒,常与团圆、辞旧迎新相关。
  • 苕山:传说中的名山,常常与隐逸、清净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午年(约公元1866年)除夕夜,正值冬季,诗人借酒借景抒发思乡情怀,同时表达对新年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丙午沪滨除夜》展现了诗人对旧岁与新年的思考。开头以“莫厌屠苏酒入唇”引出主题,表现出对新年的期待与对团圆的渴望。层层推进,雪后的温暖与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诗人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吟鬓短”的表述,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未归人”的提及,更是将思乡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眷恋。最后,诗人以“明年好办扶犁去”为结,展现了对来年的憧憬与努力耕耘的决心,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厌屠苏酒入唇:开篇点明节日氛围,表达对屠苏酒的喜爱。
  • 雪馀帘户转奇温:描摹雪后温暖的环境,传达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
  • 接天镫色流连夜:灯光明亮,象征着期盼与生机。
  • 照海花光著莫春:意象鲜明,暗示春天尚未到来。
  • 吟鬓短,彩符新:时间短暂,春联更新,象征着新的开始。
  • 五湖犹是未归人:抒发对在外游子的思念之情。
  • 明年好办扶犁去:展现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 为报苕山一㡧云: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美好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接天镫色”,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吟鬓短,彩符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屠苏酒:象征团圆与吉祥。
  • 雪、温暖:代表季节变迁与生命的希望。
  • 灯光:象征光明与未来的方向。
  • :美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厌屠苏酒入唇”中,屠苏酒的意义是? A. 酒的品牌
    B. 传统的春节饮品
    C. 一种美酒

  2. 诗中提到的“未归人”指的是? A. 游子
    B. 老人
    C. 小孩

  3. 诗的主题主要涉及? A. 春天的到来
    B. 对家乡的思念和新年的期待
    C. 生活的苦闷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除夜作》——戴望舒
  • 《春节夜泊》——杜甫

诗词对比

  • 《除夜作》与此诗同样描绘了除夕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感受,而《鹧鸪天》则表达出对团圆的期待与希望。

参考资料

  • 《清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通鉴》
  • 《朱祖谋诗词选》

相关查询

云山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岁晏行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其三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石镜 祠南夕望 喜达行在所三首 日暮 泛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根穷源 龜字旁的字 百年难遇 履任 食肆 亅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再吐 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好两歹 沦洄 蠲逋 先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虎踞鲸吞 左右逢源 包含佳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