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6
游圭峰
作者: 刘鸣世 〔明代〕
风急残钟断,山遥古寺微。
正堪松树下,卧看晚云飞。
击石试新茗,弹棋掩竹扉。
斜阳烟火绝,鸟道一僧归。
风急促,残钟声已断,远处的古寺在山中显得渺小。
正好在松树下,躺着看着晚霞中的云彩飘飞。
击打石头试饮新泡的茶,弹棋时关上竹制的门扉。
斜阳下,烟火的气息渐渐消失,鸟道上有一位僧人正缓缓归来。
作者介绍:
刘鸣世,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充满哲理和思考。
创作背景:
《游圭峰》写于作者游览圭峰山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此时明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有游山玩水的习惯,借以抒发情怀,寄托理想。
《游圭峰》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游览圭峰时的所见所感。从“风急残钟断”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钟声的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接着,诗人选择在松树下卧看晚云,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击石试新茗”和“弹棋掩竹扉”,进一步刻画了一个闲适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击石试新茗”这一句,表现了对茶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斜阳烟火绝,鸟道一僧归”则给整首诗带来了深远的意境,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烟火气息的消散暗示着夜晚的来临,而归来的僧人则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宁静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古寺”一词主要象征什么?
A. 现代化
B. 历史与文化
C. 自然灾害
D. 繁华都市
诗人选择在松树下卧看晚云,体现了什么样的心态?
A. 忧虑
B. 悠闲自在
C. 追求名利
D. 对未来的迷茫
“斜阳烟火绝”中“烟火”指代什么?
A. 繁华
B. 烟雾
C. 美食
D. 灾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