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声甘州 雷峰塔圮,零砖碎甓,时出宝箧印陀罗尼经,左季得一卷,属题

《八声甘州 雷峰塔圮,零砖碎甓,时出宝箧印陀罗尼经,左季得一卷,属题》

时间: 2025-05-03 17:37:53

诗句

问千年宝箧伴湖山,曾吟几残阳。

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暗记兴亡。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

不到潮痕没,犹认钱王。

昔日分装万本,比石经文范,等重球琅。

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

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身系国妃黄。

谁先后葛仙秋岭,俶塔星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7:53

原文展示:

问千年宝箧伴湖山,曾吟几残阳。
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暗记兴亡。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
不到潮痕没,犹认钱王。
昔日分装万本,比石经文范,等重球琅。
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
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身系国妃黄。
谁先后葛仙秋岭,俶塔星霜。

白话文翻译:

问那千年的宝藏与湖山相伴,还吟唱过多少次的残阳?
回忆那高峰的影像,金色经典虽隐晦,却暗藏着兴亡的记忆。
古老的池塘灰烬已冷,一卷经文从雾霾中显现。
即使潮水未曾消退,依然可以认出那位钱王。
往昔分装的万本经典,犹如石碑上的文字,重如琅琊。
压制了数百年的宋朝,五代的残唐故事犹在耳边。
那些如雕刻般的珠玉,姓氏仍有灵魂的痕迹,身世还与国妃有关。
究竟是谁在葛仙山的秋岭上,俶(轻快地)塔影伴随星霜?

注释:

字词注释:

  • 宝箧: 指装载经典或宝物的箱子。
  • 残阳: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金经: 指佛教经典,通常用金纸印刷。
  • 兴亡: 指国家或事物的兴盛与灭亡。
  • 潮痕: 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
  • 钱王: 指历史上的钱氏统治者。

典故解析:

  • 葛仙: 传说中的道士,常被视为仙人的象征。
  • 雷峰塔: 位于杭州的塔,历史悠久,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受到当时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历史遗迹和经典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沉思。开篇以问句引入,设问千年宝藏与湖山的关系,展现了作者的哲思与情感。随后的回忆与描绘,描摹了古老的湖山和高峰,意象鲜明,充满了历史的气息。金经的隐晦和兴亡的暗记,隐喻着文化的传承与时间的流逝,诗人以此引发对古今兴亡的深思。

在后面的诗句中,作者提到过去的经典分装与重压,表现出对古籍的珍视与对历史的尊重。这里的“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更是隐喻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最后,诗句中的“谁先后葛仙秋岭”,以问句收尾,给人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仿佛在询问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变迁,令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在思索生命与时间的意义,彰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千年宝箧伴湖山,曾吟几残阳。

    • 诗人以问句开篇,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2. 忆回峰卓影,金经且晦,暗记兴亡。

    • 回忆过去的景象,金色经典虽隐晦,仍记得历史的兴亡。
  3. 旧劫池灰冷尽,一卷出霾藏。

    • 旧时的灰烬已经冷却,象征着过去的沉寂与隐秘的经典再次显现。
  4. 不到潮痕没,犹认钱王。

    • 即使潮水未曾退去,仍能认出历史名人,体现对历史的敏感。
  5. 昔日分装万本,比石经文范,等重球琅。

    • 过去的经典如同石碑一样沉重,强调经典的珍贵与重要。
  6. 压牙签百宋,五代说残唐。

    • 诗人提到历史重压,感慨宋代与唐代的文化积淀。
  7. 数雕琼如镌,姓氏尚灵踪,身系国妃黄。

    • 描绘历史人物的雕刻,姓氏依然带有灵气,暗示历史的延续。
  8. 谁先后葛仙秋岭,俶塔星霜。

    • 以问句结尾,探讨历史与文化的相继与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 “金经且晦”暗喻经典的价值与重要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通过对经典的回忆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箧: 象征着珍贵的文化遗产。
  • 湖山: 自然景观,代表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根基。
  • 金经: 文化经典,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 潮痕: 代表历史的痕迹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箧”象征什么?

    • A. 财宝
    • B. 文化遗产
    • C. 自然景观
  2. 哪个历史人物被提及?

    • A. 李白
    • B. 钱王
    • C. 杜甫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八声甘州》更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记忆,而《登高》则更聚焦于对个人处境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黄生兼寄二谢二首 十八日潮 题明发高轩过图 十八日潮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西江月·叶叶枝枝绿暗 送杜侍御纯陕西转运 秋怀四首 十八日潮 木兰花减字/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漂浮不定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风马不接 岿然不动 非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不可端倪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千呼万唤 革字旁的字 断根绝种 遭枉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唯利是图 米字旁的字 声度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