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后三首

《雪后三首》

时间: 2025-07-27 21:25:32

诗句

一雪岂戏我,顿晴还起予。

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

发兴清无极,深行画不如。

冰泥渐融释,却恐污衣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5:32

原文展示:

雪后三首 赵蕃 〔宋代〕 一雪岂戏我,顿晴还起予。 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 发兴清无极,深行画不如。 冰泥渐融释,却恐污衣裾。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雪岂能戏弄我,天气突然转晴也让我振奋。 在古老的东野寺中,梅花因北风而显得稀疏。 兴致清雅无比,深入其中,画作也难以比拟。 冰冻的泥土渐渐融化,只怕弄脏了衣襟。

注释:

  • 戏我:戏弄我。
  • 起予:使我振奋。
  • 东野古:指东野寺,古朴。
  • 梅误北枝疏:梅花因北风而显得稀疏。
  • 发兴清无极:兴致清雅无比。
  • 深行画不如:深入其中,画作也难以比拟。
  • 冰泥渐融释:冰冻的泥土渐渐融化。
  • 却恐污衣裾:只怕弄脏了衣襟。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作于宋代,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转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清雅的兴致。首句“一雪岂戏我,顿晴还起予”,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豁达态度。中间两句“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通过对古寺和梅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古朴清幽的意境。末句“冰泥渐融释,却恐污衣裾”,则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细节的关注和对衣物的珍惜,体现了作者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戏我”和“起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豁达态度。
  • 中间两句通过对古寺和梅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古朴清幽的意境,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 末句通过对冰泥融化的描绘,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细节的关注和对衣物的珍惜,体现了作者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一雪岂戏我”中的“戏我”比喻自然变化对人的影响。
  • 拟人:“顿晴还起予”中的“起予”拟人化表达了天气变化对人的振奋作用。
  • 对仗:“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中的“东野古”和“北枝疏”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转晴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清雅的兴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和变化。
  • 晴:象征明朗和振奋。
  • 古寺:象征古朴和宁静。
  • 梅花:象征坚韧和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雪岂戏我”中的“戏我”比喻什么? A. 自然变化对人的影响 B. 人的心情变化 C. 雪的美丽 答案:A

  2. 诗中“寺逢东野古”中的“东野古”指的是什么? A. 东野寺 B. 东野的古树 C. 东野的古道 答案:A

  3. 诗中“梅误北枝疏”中的“梅误”是什么意思? A. 梅花错误 B. 梅花因北风而显得稀疏 C. 梅花的位置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赵蕃《雪后三首》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静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平道中 其一 辛亥七夕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寒食 题董源寒林重江图 送迮士霖归天台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九 南湖书事五首 其五 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糈的词语有哪些 遗簪败履 竻竹 古为今用 包含实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包含掉的成语 王字旁的字 丁公凿井 夫荣妻显 途程 私字儿的字 劝睡区 巍然屹立 言字旁的字 阙殆 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