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19
原文展示:
除草 赵蕃 〔宋代〕
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 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 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 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 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 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
白话文翻译:
进入院门,只见杂草丛生,半死不活的草木还未清除。 秋霜降临,草木凋零,蔓延的杂草也无法保全。 为何要刺痛我的眼睛,让我痛快地一扫而光。 孩童拿着钝锹,日复一日地劳作。 兰花枯萎,艾草却长得茂盛,杂乱多而治理少。 这是君子还是小人呢,深深的忧愁挂在心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描绘了田园中的杂草丛生,通过除草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晚年隐居时所作,通过对田园中杂草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中杂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入门空榛芜,半死犹未杭”描绘了杂草丛生的景象,反映了田园的荒芜。“清霜且零落,纵蔓那得保”则进一步以秋霜的降临,暗示了杂草的命运。“奈何刺吾眼,快意思一扫”表达了作者对杂草的厌恶,以及想要清除它们的决心。“童来乃钝锸,兀兀日又了”则通过孩童劳作的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艰辛。“兰枯艾长壮,乱多治则少”则通过对兰花和艾草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现象的混乱。“君子小人欤,幽忧挂怀抱”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忧虑,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中杂草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忧虑。诗中,作者通过对杂草的厌恶,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对兰花和艾草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现象的混乱,通过对孩童劳作的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艰辛,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忧虑,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入门空榛芜”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田园的荒芜 B. 田园的繁荣 C. 田园的宁静 D. 田园的热闹
诗中“清霜且零落”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凋零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奈何刺吾眼”表达了作者对杂草的什么态度?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好奇
诗中“兰枯艾长壮”反映了什么现象? A. 自然的和谐 B. 社会的混乱 C. 生活的艰辛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