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

《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

时间: 2025-05-07 12:27:46

诗句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27:46

原文展示: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白话文翻译:

在南边的田陌上,我采摘桑叶,谁知道我姓秦呢?
我这倾国的美貌,正好不辜负早春的黄莺。
珠履踏着湿花,龙钩折下新桂。
使君在这里停马,自然有侍卫在身边。

注释:

  • 南陌:指南方的田埂。
  • :指女子,自称,表示谦称。
  • 倾国貌:形容美貌动人,可以倾倒整个国家。
  • 不负:不辜负。
  • 珠履:用珠子装饰的鞋子,象征华贵。
  • :摇动,摆动。
  • 龙钩:指一种钩子,古代用于采摘桂花或其他果实。
  • 使君:指官员或贵族。
  • 侍中人:指随侍的侍卫或侍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84-744 年),字子昂,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居京城长安。他以五言诗和律诗著称,作品清新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繁盛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人雅士众多,诗歌的题材和风格愈加多样化。此诗可能是诗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一首描绘女子美貌和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南陌采桑出"引入,展现了女子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带有乡村的自然气息。紧接着,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明自己的姓氏,表达了对美貌的自知之明与谦逊。诗中“独怜倾国貌”一句,揭示了这位女子的倾城之容,诗人将其与“早莺春”相提并论,暗含了青春与美丽的短暂。

珠履与花的意象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出女子的优雅与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则引入了一个男子角色,暗示了对爱情和社会地位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社会背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描述女子在田间采桑,表达其朴素的生活,带有隐秘的身份。

  2.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自谦中流露出对自身美貌的自觉,强调青春与美丽的珍贵。

  3.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描绘女子华丽的装束与春天的生机,珠履和湿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4.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结束语暗示爱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貌与早莺春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拟人:珠履和花的互动给人以生动的意象。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青春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生活与劳动。
  • 早莺:象征青春与美好的时光。
  • 珠履:象征华贵和地位。
  • :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倾国貌”的意思是?
    A. 很丑
    B. 非常美丽
    C. 普通

  2. “南陌采桑出”的意思是什么?
    A. 在南方的田野上采桑
    B. 在北方的城市中工作
    C. 在河边钓鱼

  3.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A. 一个普通人
    B. 官员或贵族
    C. 农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嘏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女子的美与情感,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者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生查子 代赠 生查子 生查子 秋夜三章 其三 生查子 其二 别怨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社燕,和介民韵 生查子  集句 生查子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趁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警迈 云屯雾集 批红判白 八字旁的字 论心 羊破菜园 巛字旁的字 百废待举 惧结尾的成语 敢作敢为 灾难 尸字头的字 铜头铁额 车龙马水 母字旁的字 包含聘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