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6:14
昨日会饮我后至,谁欲比我为王戎。
笑知卿辈意易败,起诮便与俗物同。
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
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
昨天我参加宴会,晚到了一些,谁会想跟我比作王戎那样的风雅呢?
我知道你们的意图容易失败,若是嘲笑,便和那些平凡人没有区别。
就像经过黄公的酒垆时,嵇阮两位琴师却不见于修竹之中。
远隔千里山河,我的心中依旧怀有古人的风骨。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湘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其五言古诗见长。梅尧臣的作品常反映出其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古人风范的追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作者与友人聚会时对于风雅与平庸的思考,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向往与对当下社会的感慨。
这首诗以宴饮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风雅情怀的探讨。开头两句,诗人以自谦的语气,指出自己虽晚到,却不愿与人比拟王戎的风雅,流露出一种自持的态度。接着,诗人似乎对友人的意图并不看好,认为他们的期望容易落空,并且如果只是为了嘲讽而起,便和寻常人无异,显示出诗人对风雅和高洁品味的坚持。
接下来的两句“似过黄公酒垆下,嵇阮不见修竹中”,则用典故加以强调,黄公与嵇阮都是古代文人的象征,二者的缺席仿佛在暗示着当下的平庸与无趣。最后一句“杳尔山河隔千里,此心正有古人风”,则将个人情感与古人精神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追求。
整首诗思路清晰,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调侃,也有对自身的反思,展现了梅尧臣的深厚文学素养和独特的个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展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怀和对当代人的不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古代文人风范的追求,以及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风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俗世的拒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当今平庸生活的不满,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王戎”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的“黄公”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风雅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在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但梅尧臣更倾向于对古人风范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关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