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6:07
欲语心先碎。卅年来欢娱苦短,年华催逝。只数吴皋同赁庑,少称兰闺清事。又一刹蓬飘海澨。自尔钗钿看尽彻,问何曾一日舒眉翠。愁与病,相料理。城南老屋青镫里。恁几回忍饥待我,夜寒无寐。凄绝平生先死愿,总算而今信矣。甚为我前驱蝼蚁。铁轨城阴遥映带,更白杨荒冢悲风起。报君者,仅如此。
我想说的话,心里却早已破碎。三十年来的欢乐与痛苦都这么短暂,时光如流水般催促着我老去。只有几次与吴皋一起在庙宇中相聚,鲜少谈论兰闺的清静之事。这一瞬间,我又想起了那随风飘荡的蓬草。自从你离去,我的发饰和珠钗已看尽了世间万象,问你何时能让我舒心一笑。忧愁与病痛交织在一起,彼此相持。在城南的老屋中,青色的灯光下,我又忍不住几次饥肠辘辘地等你,夜里寒冷无眠。悲切的愿望在我心中早已消亡,今生今世总算让我信服。可怜我就像前面的蝼蚁。铁轨下的城市阴影遥遥延展,白杨树下荒冢中悲风呼啸。我只想告诉你,仅有这些罢了。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生活在动荡的时代,文学成就颇高。他的诗风常显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
《金缕曲 走视紫萸墓作》是陈方恪在经过多年的人生经历后,面对朋友的墓地而作。整首词渗透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死的思考。
这首诗以忧伤的语调开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不甘。通过“欲语心先碎”来揭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接着以三十年来的回忆,娓娓道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中反复提到的“吴皋”,不仅是朋友的名字,更象征着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的情感愈发沉重,愁苦与病痛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无助的氛围。最后,诗人用“白杨荒冢”来象征死亡的无情与生活的悲哀,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哀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令人深思,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生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沉重,展现了清代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的作者是?
"卅年来欢娱苦短"中“卅”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吴皋”主要象征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方恪的《金缕曲》更加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逝去友人的缅怀,情感更加沉重,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