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5: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5:24:56
金缕曲
作者: 汪东 〔清代〕
万里沈悲角。指天西巨星夕霣,光芒销铄。大地山崩溟海竭,鱼鸟纷纷安托。况别有玄黄交错。龙战方酣三军墨,道哀兵决胜原非弱。谁为致,不龟药。试陈旧史君应诺。笑当年秦事楚阿,何殊丘貉。六国连衡从暂破,衡散依然从约。但众志自成郛郭。顷刻风雷生百变,愿不为鱼鸟为雕鹗。红日出,歌声乐。
在万里之外,悲角声沉重。指向西边的巨星在黄昏时分仿佛在泪雨中闪烁,光芒却渐渐消失。大地崩溃,海洋枯竭,鱼鸟纷纷寻找栖息之处。更有玄黑与黄色交错,正在激战的龙与三军如同墨水般浓重,悲哀的战斗并非弱者所能决定。谁能提供长久的药方?试问古老的历史,君王是否愿意遵守诺言?嘲笑当年秦楚之争,何其相似于丘陵与野兽。六国的联盟虽暂时破裂,盟约依然有效。然众志成城,最终定能自成一方。顷刻间风雷变化万千,愿不再做鱼鸟,而要成为雕鹗。红日升起,歌声响起,乐在其中。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和历史的悲剧,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金缕曲》以其悲壮的气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引人注目。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开篇的“万里沈悲角”便渗透出对战争悲剧的感慨,接着描写夕阳西下的景象,似乎暗示着希望的逝去和历史的沉痛。通过“龙战方酣三军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士兵们的绝望。
诗中提到“谁为致,不龟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似乎在寻求能够改变现状的良策。接下来的“众志自成郛郭”,则是一种期望,期望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保护与拯救。
最后的“红日出,歌声乐”以积极向上的情感结束了整首诗,虽然前面的描绘充满悲壮,但诗人依然寄希望于未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反思历史的悲剧,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沈悲角”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希望
B. 悲伤
C. 喜悦
“鱼鸟纷纷安托”中的“鱼鸟”象征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受害者的无助
C.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