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2:11
千古六朝文物,大江日夜东流。
秣陵城畔又深秋。
云迷高下树,雨打去来舟。
忆写瑶笺寄恨,更书花叶传愁。
篆香消尽事全休。
月明还蔌蔌,风起正飕飕。
千年的六朝文物,随着大江日夜东流不息。
在秣陵城边,又是深秋时节。
云雾迷茫笼罩着高低不平的树木,雨点拍打着来往的船只。
我想起曾在瑶笺上写下的相思之恨,更想起曾在花叶上书写的忧愁。
香烟散尽,往事已然全部终止。
明月下,草木在风中轻轻摇曳,风起时正好飕飕作响。
顾随(1888-1955),字梦白,号随庵,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临江仙》创作于顾随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历史和生命的感慨。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六朝文物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开头两句提到“千古六朝文物,大江日夜东流”,可见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文物与大江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不变的现实。
接下来,诗人描写深秋的景象,云雾与雨水交织,渲染了一种忧伤的气氛。此时,诗人回忆起曾经写下的怨恨与愁苦,表明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无奈。最后两句“月明还蔌蔌,风起正飕飕”以自然之景结束,既有宁静之美,又透出一丝凉意,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思索,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诗中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自然的轻盈感,使得整首诗作既深刻又富有韵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与历史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情感的感慨,体现了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的反思,情感基调显得深沉而悠远。
“千古六朝文物”中“千古”指的是什么?
A. 一千年
B. 时间久远
C. 六朝文化
诗中提到的“瑶笺”主要用来做什么?
A. 写信
B. 书法
C. 画画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激昂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