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0:48
临江仙
作者: 山主 〔元代〕
实际本来无一事,虚生遍计情荒。
红炉火内降严霜。
翳除花谢,一念契真常。
迷者争知生死路,驱驱日夜忙忙。
道人不是好宫商。
为嗟浮世,闻者好消详。
这首诗的核心意涵在于揭示世事的虚无与人们的迷惘。实际上,世间本无任何实在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情感所生。即使在红炉的火焰中也会降下严霜,象征着内心的矛盾和外在的冷漠。在花谢翳除之际,唯有一念契合真常,指向真实的存在。那些迷惑的人争相探寻生死的道路,日夜忙碌,实则徒劳。最终,道人的音乐并不是为世俗的宫商而作,惟有对浮世的叹息,听闻者却往往只想消遣。
山主,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探讨。其风格常以清新隽永、情感深邃著称。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时,许多文人对人生的意义、世事的虚幻有深刻的思索。诗人以此表达对浮华世界的感慨与对真实存在的追求。
《临江仙》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世事虚幻的敏锐观察。开头一句“实际本来无一事”,直接指向了诗人对世界的看法,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虚妄,令人在无尽的情感中迷失自己。接下来的“红炉火内降严霜”,则利用自然现象的反差,强调内心与外界的矛盾冲突,象征着人们在追寻温暖与真实的过程中,往往遭遇到冷漠与困惑。
诗的后半部分集中于对迷惘的人的描绘,提到“迷者争知生死路”,表达出人们在生活的忙碌中常常忽视了生命本质的追求,而陷入无止境的追逐与焦虑之中。最后,诗人反思道人的音乐不应只是迎合世俗,而应关注更深层的存在意义,这一观点呼应了开头的虚无主题,形成了全诗的闭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对比、反差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悲凉的氛围,令人深思。诗中对于“浮世”的叹息,仿佛在提醒我们要超越表象,去探索更深层的真实与意义。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浮华世界的反思与对真实存在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世事虚无的揭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
这首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红炉火内降严霜”意指什么?
诗中所提到的“道人的音乐”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