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时间: 2025-05-02 08:01:31

诗句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

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1:31

原文展示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作者:杨万里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
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中露营时的情景。一开始,诗人因没有炊饭而感到饥饿和烦躁,但当他终于到了炊事的地方,心情却变得愉悦。虽然只能在泥泞的地方用伞当作临时的避雨亭子,但他却能坐在那里,静静等待,尽管雨水不断冲刷着柴火。


注释

  • 野炊:指在野外做饭。
  • 饥嗔:饥饿而生气。
  • 炊边:炊事的地方。
  • 伞作旅亭:用伞搭成临时的避雨处。
  • 泥处:泥泞的地方。
  • 水漂地灶:雨水在地面上流动,影响火炉的柴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写景抒情和描绘日常生活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多次出游,寄情山水,抒发心中的烦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雨中野炊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变化。前两句中,诗人因饥饿而烦恼,表现出一种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状态的紧张关系。接着,诗人来到了炊事的地方,心情随之转变,体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乐观态度。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恶劣:泥泞的地面和雨水的冲刷让人感受到一种不便,但诗人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乐趣,显示出他对生活的坚韧与积极态度。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他对困境的豁达态度,传达出一种既有无奈又有乐观的生活哲学。这种从逆境中寻找乐趣的精神,恰恰是杨万里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炊未到也饥嗔:表达了诗人因未能吃到饭而感到饥饿和愤怒。
  2. 到得炊边却可人:到达炊事地点后,心情转为愉悦,表明环境给人带来的改变。
  3. 伞作旅亭泥处坐:描绘了诗人利用伞遮雨,坐在泥泞中的场景,显示出生活的不便。
  4. 水漂地灶雨中薪:通过雨水影响火炉的柴火,体现出大自然的无情和人类的脆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前后心情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 拟人:将环境描绘为有情感的事物,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屈与热爱。


意象分析

  • 野炊:象征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作为避雨的工具,象征着人类对生活困境的应对。
  • 泥处:体现出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 :象征着自然的无情与不可预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为什么而感到“饥嗔”?

    • A. 没有食物
    • B. 遇到雨
    • C. 旅行太累
      答案:A
  2. 诗人在泥处坐的原因是什么?

    • A. 休息
    • B. 避雨
    • C. 看风景
      答案:B
  3. 诗中的“伞作旅亭”说明了什么?

    • A. 诗人喜欢雨
    • B. 诗人适应环境
    • C. 诗人不想吃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与本诗在自然景色描写上的细腻。
  • 《饮酒》 - 陶渊明与本诗在生活哲学上的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神子/江城子 摸鱼子·想西湖 湘月(赋云溪) 台城路(杭友抵越,过鉴曲渔舍会饮) 醉落魄 南乡子(杜陵醉归手卷) 南楼令/唐多令 点绛唇(芍药) 探春慢(雪霁) 高阳台·西湖春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癍疮 寸字旁的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 阴错阳差 靣字旁的字 扯纤拉烟 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酌奠 云心水性 重鋣 见字旁的字 酣然入梦 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吃答 口戏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