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7:44
生长吴侬不记春,乡音旋改踏京尘。
丫头小妓相偎坐,众里矜誇是北人。
我在吴地长大,已不再记得春天的感觉,
乡音渐渐改变,走在京城的尘土上。
那些妓女们相互依偎坐在一起,
在众人中间显得特别自豪,因为她们是北方人。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吴侬”和“北人”之间的对比,反映了南北方文化差异及地域情感。刘基作为元代文人,生于江南,对故乡的感情深厚,诗中隐含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北方文化的观察。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士俊,号静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涉及江南的风土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身在繁华的京城,感受到乡音的渐变与文化的差异,反映出个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新环境的适应。
《江南曲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北方文化的观察。诗人在开头写道“生长吴侬不记春”,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渐渐模糊,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音也逐渐改变,暗示着人与环境的关系。接着,诗人观察到在京城的妓女们,虽然身处异乡,却因身份的不同而显得自信与骄傲。这里的“众里矜誇是北人”不仅反映了妓女的自豪感,也隐含了对南北文化差异的敏感与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乡土与异乡之间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感慨,反映了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的内心挣扎与认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侬”指代哪个地区的方言?
诗人对京城的感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痛,而刘基则关注于个体在文化交融中的身份认同与情感表达。这种对比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