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县八景 其五 贞山两霁

《题县八景 其五 贞山两霁》

时间: 2025-05-02 12:02:26

诗句

雨过山色增,有如濯青泚。

仙心足比洁,俗尘为我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2:26

原文展示:

题县八景 其五 贞山两霁
作者: 梁养正 〔明代〕

雨过山色增,有如濯青泚。
仙心足比洁,俗尘为我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贞山的景色,雨水过后,山色愈加清晰,宛如被洗净的青色水面。诗人的心境如同这清澈的山水一般,超凡脱俗,世俗的尘埃在此刻被洗净了。

注释:

  • :增加、增强。
  • :洗涤、沐浴。
  • 青泚:青色的水面,指清澈的湖水。
  • 仙心:指高洁的心境或理想。
  • 俗尘:世俗的尘埃,指世俗的烦恼和杂念。
  • :清洗、去除。

典故解析:

“贞山”可能指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山景,代表着高洁与清静。诗中提到的“仙心”与“俗尘”的对比,体现了道家追求精神超脱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养正,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反映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山景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首先,诗人在“雨过山色增”中描绘了雨后山色的清新意象,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接着,借助“有如濯青泚”的比喻,诗人将山色与清水相提并论,强调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此时,诗人的心境也得以升华,他以“仙心足比洁”来表达自己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净化,显示出对超凡脱俗理想的追求。而“俗尘为我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明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将世俗的烦恼与杂念一并洗净,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风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过山色增”:雨后,山的色彩更加鲜明。
    • “有如濯青泚”:宛如清澈的水面,被洗涤得如此明净。
    • “仙心足比洁”:我的心境如同那清澈的山水一般高洁。
    • “俗尘为我洗”:世俗的尘埃在此刻被净化,心灵得以清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后山色比作清洗过的水面,突出了清新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雨后清新的山景,表现诗人对心灵净化和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洗净与新生,带来清新的气息。
  • 山色: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青泚:象征着清澈与纯净,反映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 仙心:象征着高洁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雨过山色增”中“增”的意思是?

    • A. 减少
    • B. 增加
    • C. 改变
    • D. 失去
  2. 诗中“俗尘”为谁所洗?

    • A. 仙人
    • B. 诗人
    • C. 山水
    • D. 云彩
  3. 诗人的心境如何?

    • A. 复杂
    • B. 清澈高洁
    • C. 忧伤
    • D. 混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陶渊明:描绘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诗词对比: 梁养正的《贞山两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运用了自然景色来抒发情感,但梁养正更注重内心的净化,而王维则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心动 瑞香 花心动 花心动·清明简曲社诸子为踏青之游 花心动 蜂 花心动 花朝 花心动 赠散妓蟾宫秀 花心动 剑浦有感 花心动 花心动 拟古寄叶遐庵丈 花心动•早秋客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所到之处 行字旁的字 违天逆理 身字旁的字 一谦四益 全始全终 女字旁的字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人字头的字 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中指 厘订 进言 讲经说法 送旧迎新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