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孙明府怀旧山

《和孙明府怀旧山》

时间: 2025-04-28 01:30:59

诗句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59

原文展示:

五柳先生本在山,
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白话文翻译:

五柳先生原本住在山中,偶然间成为了人世间的客人。秋天来临时,看到明月,总是想念故乡,于是自发地打开了笼子,放飞了那只白鹇。

注释:

  •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因其居住于五柳树下而被称为五柳先生。
  • 偶然为客:意指陶渊明虽然身处人间,但本心仍归于山林,形象地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见月多归思:在秋天明月之下,激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开笼放白鹇:象征着自由,白鹇是一种美丽的鸟,放飞它代表着追求自由与归属的愿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五柳先生”即陶渊明,唐代诗人雍陶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形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士,他的诗歌多描绘田园风光,表现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眷恋,借用陶渊明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

诗歌鉴赏:

《和孙明府怀旧山》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以“五柳先生”引入,既是对陶渊明的致敬,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偶然为客落人间”,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无奈与不适,仿佛他与自然的联系被人间的繁杂所割裂。接下来的“秋来见月多归思”,则将读者引入一种宁静的思考境界,秋天的明月不仅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诗人心中的思乡情。最后一句“自起开笼放白鹇”是全诗的高潮,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白鹇的放飞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是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承载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柳先生本在山:开篇指出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身份,暗示其隐居的理想。
  2. 偶然为客落人间:表明诗人虽然身处人世间,但内心依然向往山林的宁静。
  3. 秋来见月多归思:描绘秋天的月光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愈加浓厚。
  4. 自起开笼放白鹇:最后一句通过放飞白鹇表现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陶渊明比作五柳先生,寓意深远。
  • 拟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中,展现思乡之情。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理想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柳:象征隐逸的生活,代表陶渊明的理想境界。
  • 明月:象征思乡与宁静,常常用来寄托情感。
  • 白鹇:象征自由与美好,代表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柳先生”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白鹇”象征什么?

    • A. 思乡
    • B. 自由
    • C. 富贵
  3. “秋来见月多归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自由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对雍陶的《和孙明府怀旧山》和陶渊明的《饮酒》:

  • 主题: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雍陶更多地表现了思乡情。
  • 风格:雍陶的诗句显得更为直白,而陶渊明则使用了更多的隐喻与象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

相关查询

寄题赵宽之主簿慈顺堂 避雨 遣兴 书喜 养气 山泽 不寐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秋夜闻雨 醉中怀江湖旧游偶作短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秦稽 逞工衒巧 生字旁的字 因国 惊才风逸 龛壁 言字旁的字 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哕心沥血 包含纬的成语 研精殚思 美酒佳肴 舌字旁的字 鹑鹊之乱 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祸福无偏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