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53
蝉
作者:雍陶 〔唐代〕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这首诗描绘了高树上的蝉鸣声传入傍晚的云层,作者感到忧愁,而这种愁苦不仅是我一个人的,也同样愁苦着你。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各自安闲,身无忧虑呢?每当听到蝉鸣,似乎又像是没有听见一样。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压力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界的蝉声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蝉》这首诗以蝉声为引子,勾勒出一个充满愁绪的画面。高大的树木和傍晚的云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稍显孤独的氛围。蝉声的传入不仅唤起了诗人的愁苦,也引发了对他人感受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同情与共鸣。诗中描绘的蝉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对身无事的渴望则反映了内心的疲惫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蝉声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无忧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蝉声传入何处?
A. 清晨
B. 晚云
C. 河边
D. 山顶
诗人对他人情感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愤怒
C. 愁苦
D. 喜悦
“似不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麻木和无奈
C. 兴奋
D. 放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