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2:41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信,已经寄走了红色的药,
又包好了一包碧云英寄给你。
请托人把它送到江陵去,
那里路途遥远,足足要一个月。
这药未必能治好江边的瘴气,
但我只求它能稍微慰藉我在病中的情怀。
等到你收到时,想必会捧着这药,
在枕头上打开来看看,眼前会稍微明亮一些。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与人间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病中写给朋友的,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健康的渴望。诗中提到的药物象征着他希望通过托人送药来得到朋友的关心和慰藉。
白居易的《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健康的追求。诗的开头,作者用“已题一帖红消散”来引入,展示了他对朋友的牵挂和关心,表明虽然身处病痛之中,依然不忘为友人准备药物,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的意境深远,尤其是“道路迢迢一月程”一句,描绘了寄药之路的漫长,仿佛与友人之间的情感隔着千山万水,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接着,“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更是道出了诗人在病痛中寻求慰藉的心态,虽然药物未必能治愈身体的病痛,但寄托了他对友情的期待与渴望。
最后两句“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朋友收到药物时的情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种期待不仅是对友谊的寄托,也是对健康的渴望,寓意深刻,情感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与关怀展开,表现了在病痛中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药材是?
A. 碧云英
B. 红消散
C. 江陵
D. 以上都是
诗人希望通过寄药来传达什么情感?
A. 友情
B. 爱情
C. 忧伤
D. 愤怒
诗中的“道路迢迢一月程”表达了什么?
A. 路程短暂
B. 路途遥远
C. 路途艰辛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