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湖石

《太湖石》

时间: 2025-05-06 20:19:39

诗句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39

原文展示:

太湖石
白居易 〔唐代〕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石的景色。秋天的烟雾与青色的山水交融在一起,波涛的痕迹在石头上留存了万古。石头被雕刻得像青玉一样,切断了与碧云的联系。风的气息透过岩石的洞穴,苔藓的纹路守护着洞口。三座小山峰的形状,应该是仿照华山的孙子。


注释:

  • 烟翠:指山水间的烟雾与青色的景色,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 波涛万古痕:波涛的冲刷在石头上留下了永恒的痕迹。
  • 削成青玉片:形容太湖石被雕刻得像青玉一样光滑。
  • 截断碧云根:形象地表现出石头的高耸,把云彩的根基切断。
  • 风气通岩穴:风的气息穿透岩石的空洞。
  • 苔文护洞门:苔藓的花纹守护着岩石的洞口。
  • 三峰具体小:形容三座小山峰的具体形状。
  • 华山孙:指华山的子孙,暗喻山的伟岸与伟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注民生,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社会、爱情等诸多方面,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最为人知。

创作背景:

《太湖石》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太湖石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感悟。


诗歌鉴赏:

《太湖石》是白居易对太湖石的细腻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畏。开篇“烟翠三秋色”便勾勒出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画面,烟雾缭绕,青色的山水显得生机勃勃。接着,诗人用“波涛万古痕”表达了自然的力量,石头在波涛的冲刷下,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则表现了太湖石的独特形状,像是经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则展现了石头的生机与内涵,岩石的空洞里流淌着风的气息,苔藓的陪伴让洞口显得更加生动。最后一句“应是华山孙”则将太湖石的形态与华山的伟岸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太湖石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时间、自然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白居易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心相互交融,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翠三秋色:描写秋天时山水间的烟雾和青色,体现了秋的气息。
  2. 波涛万古痕:波涛在石头上留下了悠久的痕迹,表现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流逝。
  3. 削成青玉片:形容太湖石的光滑和美丽,强调了它的艺术性。
  4. 截断碧云根:暗示石头的高耸与云彩的关系,表现了自然的壮观。
  5. 风气通岩穴:风的气息透过洞穴,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6. 苔文护洞门:苔藓的纹路守护着洞口,体现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7. 三峰具体小:形容三座小山峰的形状,连接自然与人的感受。
  8. 应是华山孙:将太湖石与华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湖石比作青玉,突出其美丽。
  • 拟人:风的气息如同生命般穿透岩石,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太湖石》通过描绘太湖石的形态与周围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翠:象征自然的清新与迷雾,寓意人生的朦胧与探索。
  • 波涛: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青玉片:象征高雅与美丽,体现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 苔文: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细腻,护卫着自然的秘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翠三秋色”中的“烟翠”是什么意思?

    • A. 绿色的烟雾
    • B. 秋天的青色景色
    • C. 山水之间的烟雾与青色
  2. “波涛万古痕”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力量
    • C. 石头的形态
  3. “风气通岩穴”中“风气”指的是什么?

    • A. 风的声音
    • B. 风的气息
    • C. 风的力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 杜甫的《望岳》:表现了对山的崇敬与壮丽,主题上略显雄浑。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寄李洞秀才 题终南山隐者室 渚宫西城池上居 又寄彭泽昼公 宜阳道中作 夏日寓居寄友人 寄普明大师可准 送人游南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蹑屩檐簦 概问 法外施仁 花甜蜜就 戈字旁的字 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闭门投辖 哺结尾的成语 吟僧 不偶 送往事居 党邪陷正 敢则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