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4:36
不郊不国不吾庐,
兀兀腾腾十载余。
颈昔已逃三尺剑,
腹今犹秘九畴书。
齐牛难爇吴元济,
贾鵩何惭董仲舒。
只合三缄且钳口,
一蓑归去伴樵渔。
这首诗的作者在表达一种孤独的境地,既没有故乡,也没有国家,更没有自己的家,只是在这荒凉之地独自漂泊了十多年。回想当年逃避仇敌的三尺剑,现在肚子里仍然藏着九畴书籍。与吴元济相比,我的牛难以点燃火焰;与董仲舒相比,我的贾鵩也感到羞愧。最终我只想把嘴闭紧,带着一身的忧伤,回到田园去陪伴樵夫和渔夫。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思考。
《有激呈江圣与判院》一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士人面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迷茫时,反映出诗人在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与对知识的珍视。
这首诗在形式上严格遵循古典诗词的韵律,内容则透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十载余”的孤独生活为引子,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开头的“不郊不国不吾庐”一语,直接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无处归依的迷茫和孤单。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颈昔已逃三尺剑,腹今犹秘九畴书”自问自答,揭示出其身世的变化与内心的挣扎。逃避与求知的矛盾,形成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紧接着,诗人用“齐牛难爇吴元济,贾鵩何惭董仲舒”来表达对名士的自愧与无奈,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结尾的“只合三缄且钳口,一蓑归去伴樵渔”,更是将诗人的心绪反转,选择归隐田园,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既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自我救赎,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整首诗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白,体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文化的追求,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我反省,最终选择了归隐,表达出一种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诗中“兀兀腾腾”指的是:
A) 忧伤的情感
B) 孤独漂泊的状态
C) 繁荣的生活
答案:B
诗人选择沉默是因为:
A) 感到羞愧
B) 不想争论
C) 想要归隐
答案:B
“一蓑归去伴樵渔”表达的情感是: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生活的渴望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B
可以将《有激呈江圣与判院》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杜甫在《登高》中同样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沉痛感受与对时代的思考,两者都体现出强烈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华岳更强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