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钦慈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钦慈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22:30:07

诗句

仙驭飘飖不可寻,西陵宝册襚衣衾。

礼遵章懿因仁志,谥酌钦慈自圣心。

感泣万人随遣奠,恩勤千古咏徽音。

一言能使民忠劝,要识吾君孝治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07

原文展示:

仙驭飘飖不可寻,
西陵宝册襚衣衾。
礼遵章懿因仁志,
谥酌钦慈自圣心。
感泣万人随遣奠,
恩勤千古咏徽音。
一言能使民忠劝,
要识吾君孝治深。

白话文翻译:

神仙的车驾飘然而不可寻觅,
西陵的宝册中留下了她的衣被。
礼仪遵循章懿,源于仁慈的志向,
谥号“钦慈”是对她圣心的赞美。
感动得万千人随之送上祭奠,
她的恩德与勤劳千古流传,歌颂她的声音。
一句话就能使百姓忠诚劝勉,
要知道吾君的孝道治理是多么深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驭:神仙的车驾,象征高贵和超凡。
  • 不可寻:无从寻找,形容其离去的不可捉摸。
  • 西陵:西陵是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埋葬的地方。
  • 宝册:珍贵的册子,通常用来纪念。
  • 襚衣衾:指的是她的衣物和被褥。
  • 章懿:指礼仪和品德的规范。
  • :指给逝者所加的名号。
  • 钦慈:尊敬和慈爱的意思,指其品质。
  • 感泣:感动得泪流满面。
  • 千古:千年万载,强调其影响深远。
  • 徽音:美好的声音或名声。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西陵宝册”与封建社会中对皇后、帝王的追悼有关,表现了对已故皇后的哀思与敬仰。这种追悼的方式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处约,号山人,宋代诗人、词人,生平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动荡,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为晁补之为钦慈皇后所作,表达了对皇后的哀悼和对其仁德的追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皇后被视为国家的母亲,深受百姓爱戴,故诗中流露出对其深切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钦慈皇后的无限怀念与敬佩。诗的开头用“仙驭飘飖”形容皇后的离去,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仿佛她的灵魂已经升华,难以寻觅。接着提及的“西陵宝册”,则是将其与历史铭记相结合,体现出她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诗中提到“礼遵章懿因仁志”,表明皇后生前遵循礼仪、倡导仁德,显示出她作为一位贤后应有的风范。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她的影响力,一句就能使百姓忠诚劝勉,体现出她治理国家的深厚功德。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皇后的深情怀念和对其治国理政的高度赞扬,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驭飘飖不可寻”:形容皇后的离去如同神仙般不可捉摸,表现其非凡。
  2. “西陵宝册襚衣衾”:指她的衣物被埋葬在西陵,象征对她的追忆。
  3. “礼遵章懿因仁志”:强调皇后遵循礼仪和仁德的精神。
  4. “谥酌钦慈自圣心”:用“钦慈”作为谥号,显示其高尚品质。
  5. “感泣万人随遣奠”:皇后的离去感动了万千百姓,前来祭奠。
  6. “恩勤千古咏徽音”:赞美她的恩德与勤劳将被千古传颂。
  7. “一言能使民忠劝”:她的话语能使百姓忠诚劝勉,说明她的影响。
  8. “要识吾君孝治深”:强调她的孝道与治理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皇后比作“仙”,突显其非凡地位。
  • 对仗:如“感泣万人”与“恩勤千古”形成对比,增强表现力。
  • 夸张:使用“千古”来强调皇后的影响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悼钦慈皇后,赞美她的仁爱与治国理政的德行,传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怀念和敬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驭:象征超然脱俗的地位。
  • 西陵:历史与记忆的象征。
  • 宝册:珍贵的回忆及遗产。
  • 钦慈:美德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驭”指的是什么?

    • A. 车马
    • B. 神仙的车驾
    • C. 一种仪式
    • D. 祭品
  2. “钦慈”的谥号体现了皇后什么样的品质?

    • A. 贪婪
    • B. 嘲讽
    • C. 仁爱
    • D. 胆怯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皇后对百姓的影响力?

    • A. “感泣万人随遣奠”
    • B. “一言能使民忠劝”
    • C. “礼遵章懿因仁志”
    • D. “恩勤千古咏徽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
  • 《静夜思》 by 李白
  • 《离骚》 by 屈原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的《钦慈皇后挽辞》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均表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但《长恨歌》更侧重于爱情的悲剧,而《钦慈皇后挽辞》则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江楼晚眺 满庭芳 落花 满庭芳(初春) 满庭芳 满庭芳 留别京兆 满庭芳·梅拆数枝 满庭芳 效东坡作 满庭芳 赠三一居士张明道 满庭芳 满庭芳 中秋月,和人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影盖 川字旁的字 地灵人杰 乚字旁的字 口义 托翼 爆跳如雷 卜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氓俗 虫字旁的字 戛玉锵金 座结尾的成语 阿谀取容 搦管操觚 小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