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松菊堂读史五首

《松菊堂读史五首》

时间: 2025-05-06 19:00:07

诗句

平生精爽皋夔内,一世功名贝锦间。

再梦令狐亦何事,可能到死未心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0:07

原文展示:

松菊堂读史五首
平生精爽皋夔内,一世功名贝锦间。
再梦令狐亦何事,可能到死未心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生追求和成就的思考。作者认为自己在平生中精神饱满,像皋夔那样清新;而一生的功名却像华丽的贝锦,似乎华美却并不真实。再次梦见令狐,究竟是什么呢?人到老死,心中可能仍无法安闲。

注释:

  • 皋夔: 传说中的古代音乐家,以精湛的技艺和清爽的气质著称。
  • 贝锦: 一种华丽的锦缎,象征虚华的功名和成就。
  • 令狐: 指的是历史上的令狐楚,可能代表某种理想或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子华,号松菊堂主,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其以豪放派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志向与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读史时写的,作者通过阅读历史,反思自己的人生与成就,感受到功名的虚幻与内心的不得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开头“平生精爽皋夔内”,以皋夔的气质引入,诗人自喻为清爽而有精神的人,说明他在年轻时充满理想与追求。然而,紧接着“一世功名贝锦间”,则暗示功名的虚华与表面。贝锦象征着奢华的成就,但内心的空虚使得这些成就显得苍白无力。

“再梦令狐亦何事”,这个梦的意象让人联想到追求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令狐楚作为历史上的理想人物,代表了诗人对更高理想的向往。然而,结尾“可能到死未心闲”则是诗人对自身心境的深刻反思,尽管一生追求,但最终是否能寻得心灵的安宁仍是个未知数。

整首诗在对比中深化了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个人理想的渴求与反思,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平生精爽皋夔内”:自喻年轻时精神饱满,充满理想。
    2. “一世功名贝锦间”:一生所追求的功名似乎华丽却空虚。
    3. “再梦令狐亦何事”:再次梦见理想的人物,思考其意义。
    4. “可能到死未心闲”:感叹人生追求未必能带来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皋夔与贝锦的对比,展现内心的矛盾。
    • 象征:贝锦象征虚华的功名,令狐代表理想。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名虚幻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皋夔: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贝锦:象征虚荣与表面的成就。
  • 令狐: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皋夔”指的是: A. 一位古代音乐家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诗人

  2. “贝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实的成就
    B. 虚华的功名
    C. 内心的宁静

  3. 诗人对“令狐”的梦境表示: A. 追求理想的坚定
    B. 对现实的失望
    C. 内心的安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晁补之更倾向于内心的细腻和哲思。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但更多地聚焦于社会与历史背景的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晁补之诗文集》

相关查询

临江仙 洪洞次长河兄韵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与琴可谈词理作 临江仙二首 其一 临江仙 其四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临江仙 临江仙 甲午端午坐雨上海博物馆最高楼,有怀黄公渚教授孝纾青岛,因用无住词韵,倚此寄之 临江仙 十月木芙蓉 临江仙 临江仙 咏睡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沸结尾的成语 待时而动 架谎凿空 谈何容易 包含米的词语有哪些 疲匮 景夕 幾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知其不可为而为 三点水的字 熬心费力 矩结尾的成语 渕汩 弋字旁的字 远黎 娱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