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叶大尹廷衡

《送叶大尹廷衡》

时间: 2025-04-27 18:56:37

诗句

鸡犬无譁四境同,桑麻百里长春风。

熙熙安养知谁力,父老相逢说鲁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6:37

送叶大尹廷衡

原文展示

鸡犬无譁四境同,
桑麻百里长春风。
熙熙安养知谁力,
父老相逢说鲁恭。

白话文翻译

鸡犬不鸣,四周宁静,
桑树和麻田延绵百里,春风拂面。
安居乐业的生活,究竟是谁的功劳呢?
乡亲们相遇时总是谈论鲁恭的故事。

注释

  • 鸡犬无譁:鸡犬不鸣,形容环境宁静。
  • 桑麻:桑树和麻,是古代农村的主要农作物,象征着田园生活。
  • 长春风:春风温暖,暗示生机勃勃的景象。
  • 熙熙安养:安静富裕的生活状态。
  • 鲁恭:鲁国的贤良君主,象征着德治和善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送别叶大尹廷衡之际,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乡村宁静、安逸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贤良治世的期盼。开头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表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转向对安居乐业的思考,质疑谁能为这样的生活提供保障,展现出对社会治理的关注。最后一联提到“父老相逢”,不仅表现了乡亲们的团聚和亲切,也暗示了对美德与治国理念的推崇,鲁恭作为贤君的象征,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强调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鸡犬无譁四境同:环境的宁静,鸡犬都不叫,四周的景象和谐如一。
  2. 桑麻百里长春风:描写了广阔的农田,春风拂面,体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
  3. 熙熙安养知谁力:安居乐业的生活究竟是谁的力量所致,表现了对治理者的思考。
  4. 父老相逢说鲁恭:乡亲们相遇时总是聊起鲁恭,暗示了对贤君的赞美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中“鸡犬无譁”和“四境同”对仗工整,使诗句更加和谐。
  • 意象:桑麻、春风等意象,传达出丰收与和谐的美好愿景。
  • 比喻:鲁恭作为贤君的象征,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对贤明治理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美德的赞美与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犬:象征平凡的生活,代表家园的宁静。
  • 桑麻:象征农业生产,代表田园生活。
  • 春风:代表生机与希望,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 鲁恭:象征理想的统治者,体现出对德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鸡犬无譁”意为:

    • A. 鸡犬齐鸣
    • B. 鸡犬不鸣
    • C. 鸡犬成群
    • D. 鸡犬散乱
  2. “桑麻百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荒凉
    • B. 繁华
    • C. 宁静
    • D. 生机勃勃
  3. 鲁恭在诗中象征:

    • A. 平民百姓
    • B. 统治者的德行
    • C. 战争
    • D. 自然环境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

诗词对比

比较卢茂与陶渊明的诗作,二者都描绘乡村宁静的生活,但卢茂更注重社会治理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聚焦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取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方干岛 箪醪河 白楼亭 赠五官中郎将诗 情诗 室思诗六章 其四 答刘桢诗 室思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 赠骆亦至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龆齿 谢意 尢字旁的字 十荡十决 鹵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潜郎 栗烈觱发 酉字旁的字 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扇的成语 包字头的字 容容多后福 心瞻魏阙 量凿正枘 小子后生 重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