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6:37
鸡犬无譁四境同,
桑麻百里长春风。
熙熙安养知谁力,
父老相逢说鲁恭。
鸡犬不鸣,四周宁静,
桑树和麻田延绵百里,春风拂面。
安居乐业的生活,究竟是谁的功劳呢?
乡亲们相遇时总是谈论鲁恭的故事。
卢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本诗写于作者送别叶大尹廷衡之际,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乡村宁静、安逸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贤良治世的期盼。开头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表现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转向对安居乐业的思考,质疑谁能为这样的生活提供保障,展现出对社会治理的关注。最后一联提到“父老相逢”,不仅表现了乡亲们的团聚和亲切,也暗示了对美德与治国理念的推崇,鲁恭作为贤君的象征,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强调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对贤明治理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美德的赞美与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诗中“鸡犬无譁”意为:
“桑麻百里”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鲁恭在诗中象征:
比较卢茂与陶渊明的诗作,二者都描绘乡村宁静的生活,但卢茂更注重社会治理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多聚焦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