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7:08
六么令(仙吕调)
作者:柳永 〔宋代〕
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
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
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
波声渔笛。
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
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
好天良夕。
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淡淡的烟雾在夕阳下弥漫,溪水的光影摇曳着碧绿的颜色。在溪边,桃花和杏花交相辉映,春天的色彩在这儿流淌。昨夜,我的扁舟停泊在这里,枕头下却是滩石的声音。水波的声音和渔人的笛音交织在一起,惊醒了我美好的梦境。梦中我想回去,却无法归去。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因而心中愁苦。思念如花般娇媚,却因千山万水的阻隔而难以相见。都是因为深情厚爱,不忍心轻易分开。美好的天,良辰佳夕,那鸳鸯的帷帐寂寞得很,想必我们心中也暗自思念。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岳,宋代著名词人,以其婉约、细腻的词风而闻名。柳永生活在北宋时期,曾为官,但因仕途不顺而多次经历波折。他的词作大多描写爱情、离愁及日常生活,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
《六么令》创作于柳永任职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深切思考。此时,柳永面临人生的困境和爱情的距离感,诗中流露出强烈的思念与无奈。
《六么令》是一首描绘思念的词作,展现了柳永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词的开头以“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引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是夜幕降临时的清幽景象。溪边的桃花和杏花在春色的渲染下,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词中“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他在水边小舟上梦境的情景,波声和渔笛的交响让人感受到夜的静谧和孤独。随着词意的推进,词人开始表达内心的困扰与思念,“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道出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无奈,情感愈加浓烈。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生命的感慨。柳永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成功地将情感与景色融合,创造出一种深刻的美感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着思念与离愁展开,表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情感与不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衬内心的孤独,突显了柳永词作的婉约之美。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词中提到的“昨夜扁舟泊处”描绘的是?
“思念多媚多娇”中的“媚”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