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其一 落梅

《蝶恋花 其一 落梅》

时间: 2025-05-03 22:10:29

诗句

已恨妒花风雨急。

谁倚楼头,又擪江城笛。

不信琼姿留不得。

般般催送香魂别。

门掩黄昏空寂寂。

月也无情,雪也无颜色。

好梦罗浮都已歇。

夜寒纸帐重相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29

原文展示:

已恨妒花风雨急。谁倚楼头,又擪江城笛。
不信琼姿留不得。般般催送香魂别。
门掩黄昏空寂寂。月也无情,雪也无颜色。
好梦罗浮都已歇。夜寒纸帐重相忆。

白话文翻译:

已然恨透了那花儿在风雨中急速凋零。究竟是谁倚在楼头,又在江城吹笛?
不相信那美丽的姿态是留不住的,一切都在催促着香魂离别。
门已掩,黄昏里显得空寂无声。月亮无情,雪花也失去了颜色。
美好的梦境在罗浮山已经都已醒去。夜里寒冷,床帐下重重回忆。

注释:

  • 已恨妒花:已然恨透了那花儿,妒忌其凋落。
  • :古音“拉”或“捉”的意思,这里指吹笛的动作。
  • 琼姿:指美丽的姿态。
  • 香魂:指花的香气和灵魂,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黄昏:指天色渐暗的时刻,象征着孤寂与失落。
  • 罗浮:指罗浮山,寓意美好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丽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失落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有关。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可能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变迁。

诗歌鉴赏:

《蝶恋花·落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中,诗人已然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惋惜,妒恨风雨的急促。这里不仅仅是对花的怀念,更是对美好事物的深切留恋与无奈。接下来的“谁倚楼头, 又擪江城笛”,则引入了一个孤独的形象,似乎是在问谁能理解这种伤感,带有强烈的孤独感。

“月也无情,雪也无颜色”,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象的冷漠与无情,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凄凉。最后的“夜寒纸帐重相忆”,将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寒冷与对往昔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恨妒花风雨急:表达了对春花凋落的惋惜与嫉妒。
  2. 谁倚楼头,又擪江城笛:引出一种孤独的情景,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渴望。
  3. 不信琼姿留不得:表达了对美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
  4. 般般催送香魂别:将离别的痛苦具象化,带出离愁。
  5. 门掩黄昏空寂寂:门关上后,黄昏中显得更加孤寂。
  6. 月也无情,雪也无颜色:自然的冷漠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7. 好梦罗浮都已歇:美好的梦境已经结束,带出一丝失落。
  8. 夜寒纸帐重相忆:在寒冷的夜晚,思念愈加深重。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月也无情”将自然景象人格化,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逝去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2. :代表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月、雪:象征冷漠与无情。
  4. 黄昏: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恨妒花风雨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 A. 对花的喜爱
    • B. 对花的嫉妒与惋惜
    • C. 对风雨的赞美
    • D. 对生命的无所谓
  2. “月也无情,雪也无颜色”中“无情”所指的是?
    • A. 自然景象的美
    • B. 自然的冷漠
    • C. 诗人的欢乐
    • D. 生活的丰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钱湘的《蝶恋花·落梅》更侧重于对失去事物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歌概论》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题闯山亭 瑞香花 吊子陵钓台 泊钓台 泊钓台 泊钓台 泊钓台 拂水雪岩 同施愚山陪祀郊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政策 牙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稳如泰山 金瓶落井 文曲星 小字头的字 不辱使命 强团练 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康食 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挂表 金字旁的字 以水洗水 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众毁所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