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51:25
局促九州无可步。吹彻灵箫,我亦伤迟暮。只合万花香里住。偎红倚翠休归去。啼鴂声声知几度。一种心期,欲向伊谁语。底事年年添恨绪。何曾觅个消魂处。
这片土地狭小,无法自由行走。吹响了那悠扬的箫声,我也感到到了晚年的伤感。只适合在花香四溢的地方安居。依偎着红花绿叶,不想再回去。啼鸟声声,不知道已经响了多少次。我的心事,想对谁倾诉呢?为什么年年都增加了许多怨恨的情绪?从未找到一个能够让我忘却烦恼的地方。
本诗中涉及的“九州”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象征着国家的广阔;而“杜鹃”在古诗中常与离别、思念相关,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高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风格婉约而富有情感。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可能在某个暮春时节,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蝶恋花》是高旭的一首经典诗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局促九州无可步”表达出一种无法自由的压抑感,似乎在暗示诗人身处的社会环境的局限。而“吹彻灵箫,我亦伤迟暮”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往青春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伤。
接下来的“只合万花香里住”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诗人渴望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安静生活,然而“偎红倚翠休归去”又显示出诗人对外界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逐渐引入内心的情感挣扎:“啼鴂声声知几度”,反复的鸟鸣声似乎在提醒诗人,时间在流逝,心中的惆怅与孤独却始终无法排遣。
最后两句“底事年年添恨绪,何曾觅个消魂处”则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人质疑为何年年都在增加愁怨,却始终找不到解脱的方式。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使得诗歌不仅充满了个体情感的共鸣,更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无奈。诗中透露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诗中“局促九州”表现了什么情感?
“啼鴂声声知几度”中的“啼鴂”指的是哪种鸟?
诗人在诗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的?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高旭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强调了内心的柔弱与情感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