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27
不但亲传亦鲍参,妙年青乃过于蓝。
一斑昔已窥而见,三顾吾何德以堪。
之子凤兮真有种,汝曹犊耳可无惭。
自嫌老病难留客,只伴樗翁数刻谈。
这不仅是传授的亲密关系,还如鲍参般珍贵。
年轻的才华实在超出蓝田的美玉。
我早已略有了解,怎敢承受你们的三次光顾。
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有才华,难道不应感到羞愧吗?
我自感年老体衰难以留客,便只能和樗翁聊上几句。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俊卿,号半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浑厚典雅。
创作背景:此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在渔村与友人相访,借此表达对年轻才俊的赞许,同时流露出对老年衰退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刘克庄对年轻才俊的赞美与自我反思,展现出一种深厚的师道情怀。开篇便以亲密的关系与鲍参的友谊作比较,表明对彼此的珍视。诗中“妙年青乃过于蓝”一句,既是对年轻人才能的肯定,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许。
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引用了“三顾”的典故,表达了对朋友光临的感激与自谦,反映出他对自身德行的怀疑。接着,他借“之子凤兮真有种”一语,直白地赞美年轻人的才华,揭示他们应有的责任和自觉,流露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结尾部分,诗人自觉年老体衰,难以留住来访的朋友,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他与樗翁的闲聊,虽是短暂,但却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与对话的哲思,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典故和情感交织,展现出深邃的哲理与情感,成为了刘克庄作品中的一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才俊的赞美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具有浓厚的人生哲学意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鲍参”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才华
C. 财富
“妙年青乃过于蓝”意指:
A. 年轻人的才华超过了美玉
B. 年龄与美丽无关
C. 美玉的价值不如才华
诗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A. 嫉妒
B. 赞美与期望
C. 漠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渔村林太渊相访》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均表现出对年轻才俊的赞美,但刘克庄更突出对衰老的感慨;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