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时间: 2025-05-02 12:28:37

诗句

涌金斜转青云路。

溯衮衮、红尘去。

春色勾牵知几度。

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余香处。

年来不梦巫山暮。

但苦忆、江南断肠句。

一笑匆匆何尔许。

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37

原文展示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作者: 史浩 〔宋代〕

涌金斜转青云路。溯衮衮红尘去。
春色勾牵知几度。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余香处。
年来不梦巫山暮。但苦忆江南断肠句。
一笑匆匆何尔许。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夜晚的思绪与情感。诗人沿着蜿蜒的青云之路,回想起在繁华红尘中所经历的种种。春色勾起了他多少次的思念,月光透过帘幕,微风荡漾,似乎在暗示着有人在此处留连。作者感叹多年未曾梦见巫山的黄昏,唯有对江南的思念深深烙印在心。转眼间,一笑之间却又显得匆忙,无法停留。最终,面对着花雨纷飞的夜晚,作者只能无奈归去。


注释

  • 涌金:形容金光闪闪,指的是美好的景象。
  • 青云路:比喻前途光明的道路。
  • 衮衮:形容华丽繁盛的样子。
  • 月帘:月光透过帘幕,营造出美丽的夜景。
  • 唾线:指吐出的香气,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巫山:巫山是古代文人雅士向往的地方,常用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江南:江南地区以其秀丽的山水著称,常象征着美好而伤感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安,号清风,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填词。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青玉案》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然而诗人却能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内心的柔情与对世事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开篇以“涌金斜转青云路”引入,展现出一种向往与追求,似乎在探索着人生的理想与目标。接着,诗人借助春色的勾牵,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尤其是月光与微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惆怅而美丽的氛围。

“年来不梦巫山暮”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巫山作为一个古典的意象,代表了美好的理想与无法触及的梦境。随之而来的“但苦忆江南断肠句”,则是对心中痛苦的直白表达,表现了他对江南美景的无限眷恋与对往事的无法释怀。

最后,结尾处的“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不仅有着画面感,也蕴含着诗人在夜幕降临时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形成了一种动人的对比。全诗在情感上由浓转淡,最终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给人留有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涌金斜转青云路:描绘出金光闪烁的美好景象,隐喻诗人心中希望的光辉。
  • 溯衮衮红尘去:追溯繁华喧嚣的生活,感慨流年似水。
  • 春色勾牵知几度:春天的美好让人无数次回忆,勾起了深情的思绪。
  • 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余香处:在月光与微风交织的夜晚,似乎有某个特别的人在此留连,传递着甜美的香气。
  • 年来不梦巫山暮:多年未曾梦见美丽的巫山晚景,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渴望。
  • 但苦忆江南断肠句:回忆江南的美好,却让人心生苦涩,情感愈加浓烈。
  • 一笑匆匆何尔许:在匆忙的生活中,微笑又能代表什么呢?
  • 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夜深人静时,无奈地离去,留下花雨纷飞,渲染出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之路比作“青云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拟人:月光与微风仿佛有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柔美。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春色、月光等意象,诗人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传递出一种普遍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远大的追求。
  • 春色: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月帘:营造出浪漫与梦幻的氛围。
  • 巫山:美好与理想的象征,常用于表达怀念。
  • 江南:美丽与伤感的结合,象征着过往的情感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云路”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生活
    • B. 理想与追求
    • C. 现实的无奈
    • D. 自然的美好
  2. “年来不梦巫山暮”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思念
    • B. 快乐
    • C. 绝望
    • D. 兴奋
  3. 诗的最后一句“簌簌花空雨”有什么样的意境?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宁静
    • D. 热闹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了对明月的思念,反映了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对比

《青玉案》与《如梦令》对比

  • 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青玉案》更加强调了对现实的无奈,而《如梦令》则更多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 在意象使用上,《青玉案》更为丰富,涉及春色、月光等多重意象,而《如梦令》则集中于月亮与梦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可用于了解更多宋代词人的作品。
  • 《古诗词大辞典》:提供详细的古诗词解析与背景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用忆云词韵 卜算子 卜算子 和水云 卜算子·人识山侗字 卜算子 梦回偶记 卜算子 秀峰寺云海 卜算子 卜算子 兰 卜算子 春恨 卜算子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浚泉 齒字旁的字 破胆 召之即来 貝字旁的字 俗耳针砭 询迁询谋 议结尾的成语 倚闾之思 疾风迅雷 延年益寿 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受天之祜 包字头的字 包含樯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娱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