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2:28
《雨丝得秋字》
作者:史浩
千丝棼不乱,细雨忽盈眸。
密密如机捲,疏疏岂茧抽。
纫裳难作缝,欲钓不胜钩。
霢霂知何事,收功在有秋。
这首诗描绘了细雨纷纷而落的秋日景象。细雨像千丝万缕,虽然繁密却又不显得凌乱,偶尔落入眼眸,令人感到一丝清凉。雨水密密麻麻,如同卷机般缠绕,而稀疏的雨点又像是从茧中抽出。想要缝制衣裳却难以成形,想要钓鱼却又无法下钩。细雨纷飞,不知在诉说着什么,最终能否收获,却只能等待秋天的到来。
作者介绍:史浩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独特的词风和精致的艺术形式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细雨纷飞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雨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雨丝得秋字》通过描绘秋天细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千丝棼不乱”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细雨的纷繁与有序,给人一种清新而不杂乱的感觉。接下来的“细雨忽盈眸”则将细雨与人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触动心灵的美感。
诗中“密密如机捲,疏疏岂茧抽”两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雨的不同状态,既有浓密的雨丝,也有稀疏的雨点,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变化。接下来,“纫裳难作缝,欲钓不胜钩”,表达了诗人因外界环境而感到的无奈与挫折。细雨虽美,却也让人难以专注于自己的事务,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最后一句“霢霂知何事,收功在有秋”将诗的主题升华,细雨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秘密,而最终的收获则寄托于秋天。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细雨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生活的无常,表达了对未来收获的期待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丝棼不乱”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的最后一句“收功在有秋”中“秋”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