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2:11
悲秋
——陆游
形骸枯槁病侵陵,
少睡长饥一老僧。
霜夜羁愁更无赖,
莫收书策且留灯。
全诗翻译: 我身体消瘦,饱受病痛的折磨,像一个饥饿的老僧,夜晚很少睡觉,长久处于饥饿之中。寒霜的夜晚,愁苦更加无奈,不要收起书本,干脆留着灯光继续读书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南宋初年,经历了国家沦陷的痛苦,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广泛涉及国家、人生、自然等主题。
创作背景: 《悲秋》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困顿时期,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内心充满对过往的缅怀与惆怅,尤其是在秋季这个象征凋零与萧条的季节中,愈发显得孤独与悲凉。
《悲秋》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晚年病痛与孤独的感受。诗中用“形骸枯槁”描绘了身体的虚弱,展现了作者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慨。诗人在病痛与饥饿中,夜晚难以入眠,思绪万千,愁苦的情感愈发沉重。诗中“霜夜羁愁更无赖”,将自然的寒冷与内心的忧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秋天特有的萧索氛围。最后一句“莫收书策且留灯”,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作者仍然希望继续追求知识与理想的坚定态度,展现了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的执着,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个人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衰老与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即使在痛苦中也不放弃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对生命、孤独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形骸枯槁”是指什么?
A. 身体健康
B. 身体虚弱
C. 年轻有为
D. 精神抖擞
“霜夜羁愁更无赖”中的“霜夜”象征的是?
A. 温暖
B. 春天
C. 秋冬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诗人希望在困境中继续做什么?
A. 休息
B. 放弃
C. 追求知识
D. 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更加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陆游的《悲秋》则更加个人化,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坚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