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0: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0:33:40
贺新郎
饶宗颐
张乐洞庭野。送孤飞冷云倦鸟,无言西下。
雨脚枝头春易老,休说东风解嫁。
算不负江山如画。裙屐天涯应见惯,更一时烂醉山公马。
愁似海,待谁写。琴丝谱入渔樵社。
问先生佛龛呵壁,恁凄凉也。
风雨忧愁分一半,付与水乡鸥榭。
但记取哀弦遥夜。叵奈曲终人散后,
望数峰江上怀归者。芳草歇,又清夏。
这首词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孤独的飞鸟在冷云中疲倦地向西飞去,默默无言。春天的到来随着细雨而渐渐老去,别再提东风能否解开嫁娶的烦恼。想想这幅如画的江山,行走在天涯的裙屐女子应该见惯了这样的风景,纵然一时醉倒在山公马下。愁绪如海,谁来为我写下这份忧伤?琴弦的音乐流入渔樵的小社。问起那位先生,见到佛龛和墙壁,真是凄凉。风雨中的忧愁我分了一半,留给了水乡的鸥鸟。然而只要记得那遥夜哀怨的琴弦。可惜曲终人散之后,只能遥望江中那些归来的身影,芳草凋谢,又是清夏。
作者介绍:饶宗颐(1905-2018),字宗颐,号梅庵,粤东人,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他在诗词、绘画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风格上融合传统与现代,兼具古典美与现代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对生活和自然有着深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孤独与美好景象的感慨。
整首词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开篇通过“张乐洞庭野”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乐声与自然相融,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接着描写孤鸟与春雨,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春天易逝的忧虑,这种忧虑与孤独感在后文中愈发明显。
“算不负江山如画”一句,表明了诗人对美好风景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裙屐天涯应见惯”则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常态,似乎在暗示尽管风景如画,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依然不能逃避。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将愁苦比作大海,令人深感压抑。而后与自然的结合,使得这种愁苦显得更加真实与深刻。“只记取哀弦遥夜”,让人深思,在孤独与忧伤中,总会有些许美好的回忆。结尾处的“望数峰江上怀归者”,则是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追寻,令人倍感惆怅,也引发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探讨了孤独、流逝和对归属的渴望,借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倦鸟”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富贵
D. 忍耐
“芳草歇”描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萧瑟
B. 繁荣
C. 热闹
D. 安静
诗人对东风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奈
C. 愤怒
D. 欣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