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18:03
贺新郎五首 其三
作者: 蒋敦复 〔清代〕
帘卷人初起。问西风黄花瘦了,是谁还比。
落絮因缘留不住,判与萧郎别矣。
又薄命再随流水。绝代名姝悲失路,
算蛾眉金赎谭何易。银烛冷,泪如洗。
人生大抵销魂耳。况相逢凄凉如梦,
旧情曾记。玉骨珊珊无一把,
难免天寒袖翠。有著意温存能几。
梁燕而今栖未稳,替绸缪早作量珠计。
杨柳外,画楼倚。
帘子卷起时人刚刚起床。问那西风,黄花已经瘦了,谁还可以相比呢?
落花因缘留不住,注定与那萧郎别离了。
又薄命再随流水。绝代的美人儿悲伤失去归路,
像蛾眉一样,金钱的赎回谈何容易。银烛冷,泪水如同洗过的。
人生大抵都是令人销魂的事情。更何况相逢时的凄凉如梦,
旧情曾经铭记。那如玉的骨骼轻盈却无一把,
难免天寒袖子翠绿。又有多少温存能够维持呢?
梁燕如今栖息不稳,替我早早做好量珠的计量。
在杨柳之外,画楼倚靠着。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澄庵,晚号一庵。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黄花、落絮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惆怅。
《贺新郎五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细腻情感的词作。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头以“帘卷人初起”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清晨的宁静,却又随即被“问西风黄花瘦了”所打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中不断提及的“黄花”、“落絮”,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在感情的描绘上,诗人用“绝代名姝悲失路”表达了美人失去归宿的悲伤,令人感同身受。尤其是“泪如洗”,将情感的深度进一步凸显,仿佛泪水洗净了一切,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惆怅。诗中“梁燕而今栖未稳”则隐喻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令人思考人生的安定与归属。
整个词作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幅秋天的画卷,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爱情失落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情感深邃,激发读者的共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美感,还深化了诗的主题,使得整首词更具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衰败
C. 夏天的繁茂
D. 冬天的孤寂
“泪如洗”这句诗的意思是?
A. 眼泪像洗过的东西一样清澈
B. 眼泪像水一样流淌
C. 眼泪是洗涤心灵的工具
D. 眼泪能洗去一切烦恼
“梁燕而今栖未稳”中,燕子象征什么?
A. 归属与稳定
B. 离别与流动
C. 生活的繁忙
D. 家庭的团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贺新郎五首 其三》的全面解析,涵盖了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及相关延伸,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