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0:06
槛移春,盘咽露,心事小园赋。一梦繁华,京固遽如许。何辞短锸随身,长镵托命,共小立花前吾土。几风雨。年年攀柳看桃,爱此新成树。图了离骚,休续远游谱。谁怜垂老须溪,灯前父子,同汨落关山鹃语。
春天的阳光透过栏杆洒在小园中,露珠如盘般凝聚,心中的忧虑在这里化作诗句。在梦中,我经历了繁华的时光,就像那京城的繁盛一样转瞬即逝。何必带着短锹随身而行,长镵托命,唯愿在花前立足,守护这片土地。经历了多少风雨,年年攀着杨柳观看桃花,喜爱这新生的树木。画完《离骚》,不再续写远游的乐章。谁能怜惜年老的我,在溪边,灯下和父子共语,感慨着那遥远的关山与杜鹃的啼鸣。
作者介绍:夏承焘,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繁华与安宁的向往。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开篇以“槛移春,盘咽露”引入,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园中,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诗人通过“一梦繁华”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
“何辞短锸随身,长镵托命”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短锹与长镐象征着他在生活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勤。在“年年攀柳看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提到的“离骚”不仅是对古典文化的致敬,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最后,诗人在灯下与父子共语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给人以温暖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亲情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谁的作品?
诗人通过“何辞短锸随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灯前父子”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