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1:17
傍鸡胫,停鸭觜。一片碧澄水。咒笋成林,门掩绿阴腻。僰童扫径移床,宵分絮语,更喜是相逢杯底。花婪尾。小窗留得辛夷,梅弹细于蕊。催泛茗旗,重卷黑帘起。不须才道离家,挑灯未惯,化凤子浓团香里。
在鸡的腿旁,停在鸭的嘴边,一片碧绿的清水波光粼粼。咒语般的竹林形成了一片阴凉,门扉紧闭,绿意盎然。僰族的孩子在打扫小路,移开床铺,夜深时分轻声细语,更让人欢喜的是杯底的相遇。花影摇曳,小窗中留住了辛夷花,梅花的细腻胜过花蕊。催促茶旗的飘扬,重新卷起黑色的帘幕。不必再提离家的事情,挑灯时未曾习惯,浓郁的香气在凤求凰的团中弥漫。
龚翔麟为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自然描写著称。生于一个文人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书法和绘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
这首《祝英台近》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自信的时期。龚翔麟试图通过自然景观与人际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细腻的人际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开篇的“傍鸡胫,停鸭觜”勾勒出一幅清晨宁静的田园图,清水与竹林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接着,诗人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夜晚的低语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通过“杯底相逢”,不仅仅是指饮酒,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交流。
诗中多次提到的花草树木,如“辛夷”、“梅”,都象征着美好与纯洁,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挑灯未惯,化凤子浓团香里”结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不愿离去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意象,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出一种宁静、温暖与美好的生活态度,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际情感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傍鸡胫,停鸭觜”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诗中“咒笋成林”是什么意思?
“宵分絮语”中“宵分”指的是哪个时间?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龚翔麟的这首诗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李白则更多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之美。两者在意象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均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