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1:07
秋尽江天木叶稀,
空林日夕下寒晖。
犹余蟋蟀依墙稳,
更有苍鹰奉雀归。
十月波涛掩粳稻,
北风刀尺问裳衣。
壮夫尽落飞蓬后,
搔首徘徊立钓矶。
秋天已经结束,江天之间树叶稀疏;空旷的树林里,日落时分洒下寒冷的余晖。墙边仍有蟋蟀在安稳地鸣叫,更有苍鹰归来时叼着小雀。十月的波涛掩盖了稻谷,北风如刀一般刮过,令人不禁想起衣服的单薄。壮汉们在飞蓬飘落后,站在钓鱼的矶头,搔首徘徊,不知所措。
诗中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出秋冬交替时人们的感受,展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一个秋末冬初的时节创作,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秋尽 其一》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考。开篇的“秋尽江天木叶稀”,生动描绘出秋天的尾声,树叶的稀疏增强了季节变化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空林日夕下寒晖”展现了冷清的自然环境,日落时的寒光让人倍感孤寂。而“犹余蟋蟀依墙稳”则带有一丝温暖的情感,尽管环境冷清,但蟋蟀的鸣叫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随着诗的深入,苍鹰叼着小雀归来,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显示出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十月波涛掩粳稻”则转向人类的生存状态,北风如刀般的描述让人感受到寒冷的侵袭,仿佛在提醒人们冬天即将到来。
最后两句“壮夫尽落飞蓬后,搔首徘徊立钓矶”,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壮士的落寞与对生活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交替的景象,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思考与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诗中的“北风刀尺”形容了什么?
“壮夫尽落飞蓬后”中的“壮夫”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雯的作品更侧重于秋末的孤寂与人类的思考,而王维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安详。李雯通过对秋天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无常,而王维则以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