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1:01
四海郁兵气,山川尚有姿。
登临及今日,幽滞失良期。
不解洛生咏,能吟豪士诗。
闭门聊自卧,乱石迥相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秋天的思索。诗中提到,四海之间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山川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今天登高远望,却感到幽怨和失落,不再有往日的良好时机。自己无法理解洛神的吟咏,却能吟诵豪放之士的诗篇。于是关上门,独自躺下,周围的乱石似乎与我产生了共鸣。
李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时局的关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满目疮痍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感秋 其二》通过对四海战争气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当时局势的深刻感受。首联以“郁兵气”开篇,揭示了社会动荡的背景,而“山川尚有姿”则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与人间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接下来,诗人自述今日登高的失落感,感叹“幽滞失良期”,似乎在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机遇的稍纵即逝。
在后两联中,诗人虽不解“洛生咏”,却能吟唱豪士的诗篇,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当代士人的钦佩。闭门独卧,身处乱石之中,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反映出一种无奈而又向往的心态。
整体而言,诗歌以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对美景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动荡时局的无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对宁静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郁兵气”指的是:
A. 自然之美
B. 战争气息
C. 人间繁华
答案:B
诗人对“洛生咏”的理解是:
A. 完全理解
B. 不解
C. 感同身受
答案:B
诗人选择闭门自卧的原因是:
A. 想与人交流
B. 寻求内心的宁静
C. 对外界感到好奇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