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9:01
捣练子 赠终南三道友
作者: 马钰 〔元代〕
张谦天,慕子迁。
李公实等恋家缘。
怎生得,通妙玄。
离俗海,水云边。
会仙庄上种金莲。
行功成,性月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友的深切思念与寄托。张谦天向往着子迁的高洁志向,李公实等人则对家庭的眷恋情深。如何才能领悟到那深邃的道理呢?唯有离开世俗的纷扰,来到这水云相依的地方。在仙境的庄园里种植金莲,以期修成正果,达到性情的圆满。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道士,擅长诗文,追求道教思想,作品多以超脱世俗、追求真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复兴之际,诗人借赠与道友的方式表达对道教理念的探索与向往。
《捣练子 赠终南三道友》是一首抒发道教思想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道友的怀念,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张谦天和子迁,象征着追求真理的人,而李公实则代表了对家庭的情感牵挂,展现了人们在追求道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诗人运用“离俗海,水云边”的意象,描绘出一种理想的修行环境,强调了修行者需要脱离尘世的纷扰,才能领悟到深奥的道理。
在结尾,诗人提到“会仙庄上种金莲”,这里不仅是对修行的期望,也是对理想生活的描绘。金莲在道教中常被视为修行的象征,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能达到自我完善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情怀,体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真理与内心和谐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对道友的真挚情感与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谦天”代表的是:
A. 对家庭的眷恋
B. 追求真理的人
C. 现实生活的象征
“金莲”象征着:
A. 家庭的温暖
B. 修行与超脱
C. 世俗的烦恼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现实生活的琐事
B. 道教思想与情感
C. 个人的爱恨情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马钰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道教的追求与超脱,后者则强调了个人情感与孤独的哲思。两者都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这些参考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