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3:30
捣练子 华州王待诏乞词
作者: 马钰 〔元代〕
王待诏,善传神。
日常心意在他人。
便都忘,自己身。
如省觉,出迷津。
逍遥坦荡哩。
乐清闲,得悟真。
王待诏(王士祯)擅长传达神韵,
他平时的心意总是在他人身上。
因此他常常忘记了自己,
就像醒悟过来,走出了迷雾。
他逍遥自在,心胸坦荡。
享受清闲,领悟了真理。
马钰(公元1250年—公元1325年),元代著名诗人,字廷和,号白云,擅长诗词,尤其在抒情方面有独到之处。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马钰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我觉悟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纷繁复杂社会中保持内心独立的理念。
《捣练子》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表面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诗中通过王待诏的形象,引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在纷扰的世俗中,常常有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寄托在他人身上,甚至因此而迷失自我。马钰通过“便都忘,自己身”的表达,提醒我们在追求外部认同时,需保持对自我的关注与认知。诗的最后几句“逍遥坦荡”,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内心宁静、清闲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强调了在复杂人际关系之中,如何寻找自我、保持自我,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我觉醒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关注他人的同时,也需要回归自我,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王待诏擅长传达什么?
A. 神韵
B. 冷漠
C. 悲伤
D. 忧虑
诗中提到的“逍遥坦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虑
B. 自由
C. 压力
D. 焦虑
诗中反映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A. 忽视自我
B. 追求外部认同
C. 关注自我与内心的平和
D. 迷失自我
马钰的《捣练子》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内心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但马钰更注重自我觉醒与淡泊,而李白则集中在对故乡的怀念与孤独感的描绘。两者各有特色,共同展示了古人对心灵世界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