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21
水龙吟 其二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闰春不闰春寒,艳阳醉恋千红住。
龟痕坼碧,虹身闭赤,漏嫌娲补。
馌妇心情,此时更比,凤楼人苦。
讶楝风暗尽,梅霖须到,偏万股晴丝误。
骊梦珠宫正午。锁灵泉飞来无路。
城阴闻叹,绿蓑影过,金茸翠亩。
绀幰星言,笺天独立,杏花深处。
约阿香睡醒,蓉塘踏水,唤痴龙去。
在这个闰春中,春寒依然存在,艳阳让万花争艳,令人陶醉。
龟的痕迹裂开了碧绿的土地,虹的身影被封闭在红色里,仿佛在嫌弃女娲的补天。
女人的心情,此时更是比凤楼的人还要苦。
惊讶于梧桐树的风已经暗淡,梅雨还未到来,偏偏万千的阳光却误导了春的到来。
骊梦在珠宫的正午,锁住了灵泉,飞来却无路可去。
城里的阴影中传来叹息,绿蓑衣的影子掠过,金茸翠绿的田野。
深色的衣袍如星语般轻言,纸笺在天上独立,杏花的深处。
约定阿香醒来,踏着荷塘的水,唤走那痴迷的龙。
作者介绍: 易顺鼎(1640年-1713年),清代诗人,字子嘉,号白石,生于福建,擅长诗词,尤其是咏物抒怀,作品常表现出清新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春意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水龙吟 其二》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残酷。诗中“艳阳醉恋千红住”展现了春日的繁华,而“闰春不闰春寒”则暗示着春天的迟缓与寒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对比不仅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也暗示着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骊梦珠宫正午”与“锁灵泉飞来无路”来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困顿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一丝凄凉。尤其是“约阿香睡醒,蓉塘踏水,唤痴龙去”这一句,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闰春不闰春寒”中的“闰春”指什么?
A. 春天的开始
B. 特殊的农历春季
C. 冬季的结束
诗中提到的“骊梦珠宫”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梦中的理想
C. 过往的回忆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快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易顺鼎的作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忧伤,而后者则充满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