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

《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

时间: 2025-04-24 12:32:03

诗句

不画乘鸾女,应怜素质新。

霜机惊落早,风麈尚挥频。

席上曾歌怨,窗间或掩颦。

何如为君子,远路障埃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32:03

原文展示:

不画乘鸾女,应怜素质新。
霜机惊落早,风麈尚挥频。
席上曾歌怨,窗间或掩颦。
何如为君子,远路障埃尘。

白话文翻译:

这扇扇子不像画中的乘鸾女,应该更让人怜惜的是它那素雅的质地。霜降的季节让它显得格外珍贵,微风中轻轻摇动着。席间曾有人唱歌诉怨,窗前也偶尔掩面愁眉。比起这些,倒不如为你这位君子,远行时不被尘埃所困扰。

注释:

  • 乘鸾女:指乘坐神鸟的女子,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这里的“乘鸾女”暗指画中的人物,表达对美的向往。
  • 素质新:指扇子的质地素雅且新颖。
  • 霜机:指霜降的时节,暗含秋意。
  • 风麈:指轻柔的风,像羽毛一样轻盈。
  • 席上:指宴席之上。
  • 歌怨:指歌唱中的怨恨情绪。
  • 掩颦:指掩面皱眉,表现愁苦的神情。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乘鸾女”这一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常出现,象征着理想中的女性美。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扇子的素雅和珍贵,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6年),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多为咏物抒情,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启与友人周复秀才别离之际,借扇子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此时正值明代初期,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诗人以诗寄情,反映出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是一首以扇子为媒介,表达友情与美好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扇子的细致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美学的追求,诗中提到的“乘鸾女”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然而更让人怜惜的是这扇扇子,它的“素质新”展现了简约而不失优雅的风格,这与当时浮华的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霜机惊落早,风麈尚挥频”的描写,诗人把扇子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增强了扇子的诗意。

诗中“席上曾歌怨,窗间或掩颦”反映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常有的复杂情感,既有欢笑也有忧伤,表现出人情世故的无奈。而结尾的“何如为君子,远路障埃尘”更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远行路上不被世俗的尘埃所困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的描绘,传达了对美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祝福,表现出高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画乘鸾女,应怜素质新:这句强调了扇子的质朴与美,虽然没有描绘华丽的女子,但其简单的美更值得怜惜。

  2. 霜机惊落早,风麈尚挥频:描写秋天的景象,秋霜早降,扇子在微风中摇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珍贵的瞬间。

  3. 席上曾歌怨,窗间或掩颦:描绘人们在聚会中唱歌时的复杂情绪,既有欢愉也有怨恨,窗前的掩面则增添了几分愁苦。

  4. 何如为君子,远路障埃尘: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旅途中不受世俗的困扰,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扇子与“乘鸾女”进行对比,突出扇子的独特之美。
  • 拟人:通过“霜机惊落”和“风麈尚挥频”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传统美的珍视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强调了在纷繁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扇子:象征着优雅、清新,代表着诗人对美的追求。
  • :象征着季节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轻盈与自由,代表着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乘鸾女”意指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一种神话生物
    C. 画中的人物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席上曾歌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复杂
    D. 无所谓

答案

  1. D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怀。

诗词对比

  • 《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友情与离别的情感,但高启的诗更侧重于对物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对《送周复秀才赋行李中一物得纨扇》的详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情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普照寺 古风其十八 留别西河刘少府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代美人愁镜二首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古风其五十四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华胥之国 精悍短小 眉语目笑 魚字旁的字 严科 显微阐幽 鬯字旁的字 讲文 宝盖头的字 桓伊三弄 口字旁的字 冒颜 擅专 如潮涌至 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