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0:54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作者:李白)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霄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的风景和秋天的愁绪,远方的海洋翻涌着风浪,仿佛在吹散忧愁,漂泊到天涯。南方的星星变得炽热,仿佛燃烧着丹霞的余辉。光阴无法倒流,六龙在天车上飞驰。荆州的人为美玉而哭泣,鲁国的老人则因匏瓜而悲伤。功业如同梦境,弹琴时发出长长的叹息。裴生信英俊而有才华,屈指可数。曾征战于海岱,结交鲁国和朱家的人。再带着两位年轻的妾侍,艳丽的容颜惊艳了荷花。双声歌唱直入青云,只可惜白日已然西斜。深渊出宝藏,大泽滋生龙蛇。若明主能看到,烟霄之路并不遥远。命运若是不能改变,归来应当炼丹砂。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闻名,诗风清新、奔放,常表现对自由、酒、友谊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李白与裴十七的友谊背景下,表达了李白对裴生才华的赞赏,同时抒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天情景和对友人的赠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思考。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是一首典型的李白风格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几句,通过描绘远海的风色和南星的大火,传达出一种秋天的愁绪,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流逝。接着,诗人以历史典故引入对功业和人生的思考,借助荆人和鲁叟的悲伤来映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落。
在描绘裴生的才华时,李白的笔触变得更加生动,展现了对朋友的赞美与期待。诗中提到的“艳色惊荷葩”,不仅展现了年轻妾侍的美丽,也暗示着青春的短暂与易逝。最后几句则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天地,探讨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与人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贯穿着豪情与忧伤,展现了李白那种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同时也映射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索,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与命运的思考。诗中充满了豪情与忧伤,展现了李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荆人”为何而泣?
A. 为美玉而泣
B. 为失去的爱情而泣
C. 为友人的离去而泣
“双歌入青云”中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失落
B. 喜悦
C. 愁苦
诗中提到的“明主”指的是?
A. 一位伟大的诗人
B. 一位统治者
C. 一位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