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19
江上答徐卿见赠
烟树近松陵,扁舟晚独乘。
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
往事愁人问,虚名畏客称。
无才任萧散,敢望鹤书征。
在江边,我回信给徐卿。
烟雾笼罩的树木靠近松陵,我傍晚时分独自乘着小舟。
江水浑黄,雾气弥漫,河岸上野地的白色景象覆盖着冰霜。
往事总是令人愁苦,别人问起时我只感到困扰,虚名让我对客人称赞心存畏惧。
我才疏学浅,只能随意散心,难以寄望于鹤书来征召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432年),明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字静之,号阮亭,山西人。他与其他几位诗人一起开创了明代山水诗的先河,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而成。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高启与友人徐卿的交往中,表达了他对往事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对生活的态度。
这首诗呈现出诗人高启的内心世界与外部景色的深刻结合。开篇“烟树近松陵,扁舟晚独乘”,描绘了宁静而孤独的黄昏景象,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江水的浑黄与雾气的弥漫,暗示着诗人的心情如同这自然景象般模糊,愁苦而又无法言说。
“往事愁人问,虚名畏客称”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思考与对名声的无奈。诗人似乎对外界的赞誉感到惶恐,内心对虚名的轻视与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虚名的警惕与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表现出他渴望摆脱世俗纷扰的愿望。
最后两句“无才任萧散,敢望鹤书征”则流露出诗人的豁达与洒脱,尽管自身无才,但仍然希望能够得到理想的征召,体现了高启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高启的独特风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对名声的淡薄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树”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虚名的态度如何?
“无才任萧散”中“萧散”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