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2:10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我倚剑而立于高台,悠然望去送走春天的目光。
苍翠的灌木遮蔽了层层丘陵,琼草隐没在深邃的山谷。
凤鸟在西海鸣叫,想要栖息却无法找到珍贵的树木。
鸒鸟找到了合适的栖息之处,蒿草之下栖息着万千生物。
晋风已然衰颓,身处穷途我不禁悲痛哭泣。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四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白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坎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李白的《古风其五十四》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倚剑登高台”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随后的描写中,苍翠的灌木和隐没的琼草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但又隐秘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李白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凤鸟鸣西海”一句则传递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然而“欲集无珍木”的失落感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无法遏制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以“穷途方恸哭”收尾,情感愈发沉重,展现了李白对人生困境的深切体悟与愤懑,形成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张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李白通过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和情感,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他特有的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春天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在自然与人生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倚剑登高台”中的“剑”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勇气与决心
C. 财富
D. 智慧
诗中提到的“凤鸟”代表了什么?
A. 平凡
B. 理想与高贵
C. 忍耐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登高》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显洒脱与豪放,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重与忧虑。李白关注的是理想与自由,而杜甫则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