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9:27
再寄孙文
见危讵敢惜馀年,若欲作生义则骞。
久困监车思仰首,如蒙赠策胜金鞭。
再寄孙文
在危难之际,岂敢珍惜剩余的岁月?
如果想要为生存而奋斗,那就应该奋发向上。
久困于监牢,心中渴望仰望高处,
如同得到一份赞助,胜过金鞭的驱策。
洪皓(约1080年-约1150年),字孟和,号增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时事,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该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以孙中山为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积极奋斗的向往。
《再寄孙文》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诗作。诗人以“再寄”作为开头,表明他与孙中山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信任,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全诗通过对危急时刻的反思,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直面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到在危难时刻,诗人并不愿意珍惜残余的年岁,而是希望能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存的斗争中去。这种激昂的情感,通过“骞”字表现出奋发向上的决心。
后两句则传达了诗人对监禁生活的无奈与渴望,久困于监牢的他,心中始终向往着自由与光明,如同得到外界的援助,那份鼓励的力量远胜于金鞭的驱策。这种情感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张力,使得整首诗在表现对自由的向往时,既有深刻的思考,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歌传达了在国家危难时刻,个人应当抛弃对时间的珍惜,积极投身于生存的斗争中,同时表达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外界支持的感恩。
诗中“见危讵敢惜馀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久困监车”中的“监车”指的是什么?
“如蒙赠策胜金鞭”中的“金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