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37
鹧鸪天·得湖帆和章,夜不能寐,因和
作者: 龙榆生
焦尾悬知意不任。
强名聊自赋愔愔。
弦孤剩感音难和,
烛烬宁期泪已深。
帘影暗,漏声沈。
醉乡何地足幽寻。
虚堂苦忆前宵雨,
难喻枯荷永夜心。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对往日情景的追忆与感伤。前两句提到琴弦高悬,似乎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感,随意赋诗却又显得孤独而沉重。接着,琴声孤寂,难以合奏,烛光微弱,泪水已经深深流淌。窗帘映出暗影,漏声沉沉,醉乡难寻,心中充满幽怨。最后两句提到虚空的堂室中苦苦回忆前一夜的细雨,难以表达那种对枯荷的永夜之感。
诗中提到的“红尘”与“醉乡”,可能暗指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寻,表现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龙榆生,近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而闻名。其诗词多描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及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情感深沉。
这首词创作于夜深人静之时,作者因思念而无法入眠,灵感涌现,写下此词。反映了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波动。
《鹧鸪天·得湖帆和章,夜不能寐,因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开头几句通过“焦尾”与“愔愔”的结合,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作者用琴声的孤寂来映射自己的心情,仿佛连音乐也无法带来慰藉。
接下来的“烛烬宁期泪已深”则将孤独感推向高潮,烛光的微弱与泪水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强烈程度。最后几句中,作者回忆起前一夜的细雨与枯荷,展现出一种无尽的惆怅与思念。整首词通过意象的交织,构建出一个充满情感的空间,让人感受到深夜思绪的幽深。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让人感同身受,更让人思索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深时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通过琴声、烛光、雨夜等意象,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承受。
“焦尾悬知意不任”中的“焦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情感
C. 一种景物
诗中提到的“烛烬”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美好的回忆
C. 孤独的心情
“虚堂苦忆前宵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