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3:24
如梦令 别恨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残月斜窥帘色。
香烬梦回难觅。
正是断肠时,
禁得许多相忆。
岑寂,岑寂。
雁唳一声寒碧。
残月斜斜地照在窗帘上,
香烬的余温中,我的梦境却难以再寻。
此时正是肝肠寸断之时,
承受着无数的思念。
一片寂静,寂静。
只听见雁鸣在寒碧的天空中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女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语言著称。她的诗作常常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爱情、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如梦令 别恨》创作于沈宜修生活的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此时的她可能面临个人的离别与失落,因此在诗中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如梦令 别恨》是一首典型的词牌,展现了沈宜修细腻深沉的情感。整首词以“残月”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凄美的氛围。残月既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情感的象征,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接着通过“香烬梦回难觅”的描写,表现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但这些记忆又似乎遥不可及,令人心生惆怅。
“正是断肠时,禁得许多相忆”一句,直白而又深刻地表达了思念之痛,似乎每一个回忆都如刀割般痛楚,情感的浓烈与压抑交织在一起。最后的“岑寂,岑寂”,不仅增强了词的节奏感,更在无声中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而“雁唳一声寒碧”则用自然的声音来契合内心的情感,雁声的响起仿佛也在提醒人们离别的悲伤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思索,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痛彻心扉的哀伤,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建出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情感氛围。
诗词测试:
诗中“残月”象征什么?
“岑寂,岑寂”中的重复手法有何作用?
诗中提到的“雁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