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感时述事十首 其一

《感时述事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39:07

诗句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自非勃氏俦,何官匪邮传。

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閒宴。

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

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

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

偷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

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

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

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

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7

原文展示

《感时述事十首 其一》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自非勃氏俦,何官匪邮传。
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闲宴。
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
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
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
偷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
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
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
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
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天子虽有万国,但治理却未能遍及。百官各自分工,彼此依靠。日常的宣告和贵族的交往都是依赖于亲近的关系。若是权位不稳,勤奋和懈怠随时可能变化。除非是勃氏那样的朋友,不然如何能够通报政务?而如今世事多变,军府也难得闲暇。战事一旦失控,连蚂蚁都能在台殿上钻洞。朝廷的旧事被抛在一边,新的公文却不断呈上。来的人迟迟未至,留下的人如秋燕般冷清。安于现状等待日子过去,退回私人事务。奸邪和贪婪趁机而入,百姓的疾苦又有谁来问候?大臣如国之柱石,忧乐交织难以分开。反观自己已然遗忘职责,如何能管理州县?寄给重要官员的信,虽有言辞却不宜轻言妥协。

注释

  • 天王:指统治者或皇帝。
  • 万国:指天下的各个国家,形容国家的广泛。
  • 百僚:指众多的官员。
  • 旬宣:指十天内的宣告。
  • 勃氏:指勃氏家族,特指有权势的家族。
  • 戎机:指军事事务。
  • 蚁穴:比喻小问题可能造成大灾难。
  • 公庭:指朝廷。
  • 书牍:指公文、文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士余,号靖节,元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对元代的历史和社会有深刻的理解,诗风沉郁悲凉,常反映对时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以其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表达了对当权者的失望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诗歌鉴赏

《感时述事十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古诗。诗中,刘基通过对国家治理现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他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诗人指出天王虽有万国,但治理却无法兼顾,隐含对统治者能力的质疑。接着,百官各自为政,彼此依赖,显示出官场的复杂与利益交织。诗中多次提及“勤怠”、“奸贪”等词语,反映出官员的懈怠与腐败,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国家的治理,更加重了民众的苦难。

诗的后半部分,刘基以“蚁穴偾台殿”形象地比喻小问题可能引发的巨大危害,提醒统治者要慎重对待每一个细节。同时,诗人对大臣的忧喜相连的描写,反映出他对官员心理状态的洞察。最后,他反思自己的职责,表达出一种无奈与责任感。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更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 意思是天子虽然掌握着众多的国家,但无法全面治理。
  2.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 各个官员各自分管不同的事务,彼此依赖。
  3.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 在十天内的宣告和贵族之间的交往依赖于亲近的关系。
  4.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 权位如不稳固,勤奋和懈怠随时会变化。
  5. 自非勃氏俦,何官匪邮传。

    • 除非是勃氏那样的朋友,否则难以传达政务。
  6. 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闲宴。

    • 而今世事多变,军府难得闲暇。
  7. 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

    • 战事一旦失控,小问题可能导致大灾难。
  8. 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

    • 朝廷旧事被抛,新的公文不断呈上。
  9. 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

    • 来的人迟迟未至,留下的人如秋燕般冷清。
  10. 偷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

    • 安于现状等待日子过去,退回私人事务。
  11. 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

    • 奸邪和贪婪趁机而入,百姓的疾苦又有谁来问候?
  12. 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

    • 大臣如国的柱石,忧喜交织难以分开。
  13. 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

    • 反观自己已然遗忘职责,如何能管理州县?
  14. 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

    • 寄给重要官员的信,虽有言辞却不宜轻言妥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蚁穴偾台殿”,用小问题比喻会产生的巨大危害。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和节奏上表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
  • 夸张:如“天王有万国”,形象地突出统治者的地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官员懈怠现象的深刻反思,呼吁治理者应关注民生疾苦,强化责任感。诗人通过对时局的分析,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王:象征统治者的权威与责任。
  • 百僚:指代众多的官员,反映官场的复杂。
  • 戎机:军事事务,象征国家安全与稳定。
  • 蚁穴:比喻微小问题可能引发的巨大灾难。
  • 公庭:象征朝政与政务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王”指的是哪一类人物? A. 官员
    B. 皇帝
    C. 平民
    D. 商人

  2. “蚁穴偾台殿”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A. 小问题可能导致的巨大灾难
    B. 小动物的繁衍
    C. 建筑的质量问题
    D. 国家繁荣的象征

  3. 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是怎样的? A. 乐观
    B. 无所谓
    C. 忧虑
    D. 轻松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但侧重点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民生困苦,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刘基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苛政猛于虎 登鹳雀楼 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墨子怒耕柱子 咏雨 承宫樵薪苦学 放言五首·其一 草书屏风 有所思 秋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辕马 羊字旁的字 星星点点 退让贤路 连结尾的成语 脱颖囊锥 游蜂戏蝶 徒庶 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招降纳款 凵字底的字 鼯鼠之丑 口字旁的字 骋强 酷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